[实用新型]一种模内热转印成型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303104.3 | 申请日: | 2018-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48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 发明(设计)人: | 付金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科晖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77;B29C45/84 |
| 代理公司: |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8 | 代理人: | 杨青 |
| 地址: | 211178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感应器 模具 液压泵 主控制面板 主控制器 热转印 立柱 压力显示屏 成型模具 底座 电加热器 连接模具 汽车部件 受力均匀 压力显示 液压杆 上端 施压 下端 | ||
一种模内热转印成型模具,属于汽车部件技术领域。在底座上设置机体,在机体上端设置模具,在模具内设置电加热器,在底座一侧设置立柱,在立柱上设置液压泵,液压泵通过液压杆连接倒“U”型板,倒“U”型板连接模具,在立柱上设置主控制面板,在主控制面板内设置主控制器,在主控制面板上设置压力感应器,在模具下端设置压力感应器,压力感应器连接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连接液压泵和压力显示屏。液压泵通过倒“U”型板给模具施压,使模具各部分都能够受力均匀,提高热转印效果,并通过压力感应器将压力显示在压力显示屏上,方便查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模内热转印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模内热转印注塑加工技术是近年来开发与应用的表面装饰加工技术,模内热转印注塑加工技术是将印刷好图案的转印膜通过送膜装置送到模具内,利用注射时树脂的热和压力使树脂和转印膜上的图案箔粘接在一起。
但是现有的热转印设备的模具压力较小,难以将热转印膜紧紧压在受转印物品的表面上,使得热转印效果不理想,导致图案清晰度较低,色彩不够清晰,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模内热转印成型模具,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内热转印成型模具,包括立柱、液压泵、液压杆、倒“U”型板、刚性弹簧、垫片、保温层、电加热器、模具、压力感应器、底座、环形凹槽、环形挡板、推动器、机体、主控制面板、主控制器、压力显示屏,在底座上设置机体,在机体上端设置模具,在模具内设置电加热器,在底座一侧设置立柱,在立柱上设置液压泵,液压泵通过液压杆连接倒“U”型板,倒“U”型板连接模具,在立柱上设置主控制面板,在主控制面板内设置主控制器,在主控制面板上设置压力感应器,在模具下端设置压力感应器,压力感应器连接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连接液压泵和压力显示屏。
作为本实用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在倒“U”型板下端设置刚性弹簧,刚性弹簧连接垫片,在垫片下端设置保温层,保温层连接模具。
作为本实用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在所述的底座内设置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内设置环形挡板和推动器,推动器连接环形挡板。
作为本实用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的环形挡板是由耐高温材料制成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包括立柱、液压泵、液压杆、倒“U”型板、刚性弹簧、垫片、保温层、电加热器、模具、压力感应器、底座、环形凹槽、环形挡板、推动器、机体、主控制面板、主控制器、压力显示屏,在底座上设置机体,在机体上端设置模具,在模具内设置电加热器,在底座一侧设置立柱,在立柱上设置液压泵,液压泵通过液压杆连接倒“U”型板,倒“U”型板连接模具,在立柱上设置主控制面板,在主控制面板内设置主控制器,在主控制面板上设置压力感应器,在模具下端设置压力感应器,压力感应器连接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连接液压泵和压力显示屏。液压泵通过倒“U”型板给模具施压,使模具各部分都能够受力均匀,提高热转印效果,并通过压力感应器将压力显示在压力显示屏上,方便查看。
2、本实用新型在倒“U”型板下端设置刚性弹簧,刚性弹簧连接垫片,在垫片下端设置保温层,保温层连接模具。通过刚性弹簧和垫片能够减缓在施压时产生的震动,延长其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底座内设置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内设置环形挡板和推动器,推动器连接环形挡板。通过环形挡板能够对机体和模具进行保护,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环形挡板是由耐高温材料制成的。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作,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科晖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科晖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031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