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身骨架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03082.0 | 申请日: | 201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9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陆群;刁强;尹子安;李艳伟;李玮松;刘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0 | 分类号: | B62D25/00;B62D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陈庆超;桑传标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仁***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纵梁 过渡梁 前风挡 边梁 梯形开口 挡板 车身骨架 车身长度方向 车辆噪音 前部结构 封闭 上端 异物 车内 下端 雨雪 风沙 延伸 污染 | ||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身骨架及车辆,包括A柱、前风挡边梁、前纵梁、过渡梁和挡板,所述A柱的上端连接于所述前风挡边梁,所述前纵梁沿车身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前纵梁的后端连接于所述A柱,所述过渡梁的下端连接于所述前纵梁,所述前风挡边梁的前端连接于所述过渡梁,所述A柱、前风挡边梁、过渡梁和前纵梁围成一个梯形开口,所述挡板的边缘分别与所述A柱、前风挡边梁、过渡梁和前纵梁相连以封闭所述梯形开口。通过设置挡板以封闭住A柱、前风挡边梁、过渡梁和前纵梁围成的梯形开口,一方面能够对车身骨架前部结构进行加强,提升车辆刚度及碰撞性能;另一方面可防止风沙、雨雪等异物通过该梯形开口进入到车内;再一方面可以减少车辆噪音污染。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身骨架及具有该车身骨架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汽车车身结构的稳定性及碰撞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怎样对车身骨架进行优化设计,提供一种结构性稳定性优异、碰撞性能好的车身骨架,以提升车辆整车性能是当前本领域技术人员关注的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骨架,该车身骨架能提升车辆刚度及碰撞性能,且能够阻挡异物进入车内,减少车辆噪音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身骨架,包括A柱、前风挡边梁、前纵梁、过渡梁和挡板,所述A柱的上端连接于所述前风挡边梁,所述前纵梁沿车身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前纵梁的后端连接于所述A柱,所述过渡梁的下端连接于所述前纵梁,所述前风挡边梁的前端连接于所述过渡梁,所述A柱、所述前风挡边梁、所述过渡梁和所述前纵梁围成一个梯形开口,所述挡板的边缘分别与所述A柱、所述前风挡边梁、所述过渡梁和所述前纵梁相连以封闭所述梯形开口。
可选地,所述挡板包括挡板本体和形成在所述挡板本体边缘的第一翻边、第二翻边、第三翻边和第四翻边,以分别与所述A柱、所述前风挡边梁、所述过渡梁和所述前纵梁连接。
可选地,所述挡板本体与每个翻边之间设置有加强肋板。
可选地,每个翻边均与所述挡板本体垂直布置,所述加强肋板呈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连接于所述挡板本体,另一条直角边连接于对应的翻边。
可选地,所述挡板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可选地,所述车身骨架还包括前部上纵梁,所述前部上纵梁沿车身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前部上纵梁位于所述前纵梁的上方,所述前部上纵梁的后端连接于所述前风挡边梁,所述过渡梁的上端连接于所述前部上纵梁。
可选地,所述车身骨架还包括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的前部上横梁,所述前部上横梁的端部与所述前部上纵梁的前端相连。
可选地,所述车身骨架还包括第一分解梁和前部防撞梁,所述第一分解梁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分解梁的前端与所述前纵梁相连,后端与所述过渡梁相连,所述前纵梁的前端连接于所述前部防撞梁。
可选地,所述车身骨架还包括第二分解梁和门槛梁,所述A柱的下端连接于所述门槛梁,所述第二分解梁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二分解梁的前端与所述前纵梁相连,后端与所述门槛梁相连。
通过设置挡板以封闭住A柱、前风挡边梁、过渡梁和前纵梁围成的梯形开口,一方面能够对车身骨架前部结构进行加强,提升车辆刚度及碰撞性能;另一方面可防止风沙、雨雪等异物通过该梯形开口进入到车内;再一方面可以减少车辆噪音污染。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身骨架。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030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