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气热水器及应用其的水路管网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301087.X | 申请日: | 2018-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2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 发明(设计)人: | 卢楚鹏;张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H1/12 | 分类号: | F24H1/12;F24H9/00;F24H9/20;F24H9/1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罗佳龙 |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水器本体 出水温度探头 燃气热水器 水路 接线端子 控制器 出水管 外接 水泵 电性连接 热交换器 管网 本实用新型 循环水泵 运输成本 进水管 启停 整机 应用 检测 | ||
1.一种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水器本体(100)和用于与外接水泵(300)电性连接的接线端子(200),所述热水器本体(100)包括热交换器(101)和控制器(102),所述热交换器(101)连接有进水管(103)和出水管(104),所述出水管(104)安装有出水温度探头(105),所述出水温度探头(105)用于检测所述出水管(104)内的水温,所述控制器(102)分别与所述出水温度探头(105)、所述接线端子(200)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102)通过所述接线端子(200)控制所述外接水泵(300)的启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器本体(100)还包括壳体(106),所述热交换器(101)和所述控制器(102)安装于所述壳体(106)内,所述接线端子(200)位于所述壳体(106)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03)上安装有水流量传感器(107),所述水流量传感器(107)用于检测所述进水管(103)内的水流量,所述热水器本体(100)还包括燃烧器(108)和气控系统(109),所述燃烧器(108)位于所述热交换器(101)的下方,所述燃烧器(108)连接有进气管(110),所述进气管(110)上安装有所述气控系统(109),所述气控系统(109)、所述水流量传感器(107)与所述控制器(102)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03)上安装有进水温度探头(111),所述进水温度探头(111)用于检测所述进水管(103)内的水温,所述控制器(102)与所述进水温度探头(111)电性连接。
5.一种水路管网,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接水泵(300)、自来水管路(401)、回水管(402)和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燃气热水器,所述外接水泵(300)与所述接线端子(200)电性连接,所述外接水泵(300)安装在所述进水管(103)或所述出水管(104)上,所述自来水管路(401)分别与所述进水管(103)连接和所述回水管(40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回水管(402)的第二端与所述出水管(10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路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402)上设置有回水单向阀(403),所述回水单向阀(403)的输入端靠近所述出水管(104)设置,所述回水单向阀(403)的输出端靠近所述进水管(103)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路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来水管路(401)上设置有进水单向阀(404),所述进水单向阀(404)的输入端远离所述出水管(104)设置,所述进水单向阀(404)的输出端靠近所述出水管(104)设置。
8.一种水路管网,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接水泵(300)、自来水管路(401)、混水阀和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燃气热水器,所述外接水泵(300)与所述接线端子(200)电性连接,所述外接水泵(300)安装在所述进水管(103)或所述出水管(104)上,所述自来水管路(401)与所述进水管(103)连接,所述混水阀的热水口与所述出水管(104)连通,所述混水阀的冷水口与所述自来水管路(401)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路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阀的热水口与所述混水阀的冷水口之间设有混水单向阀(405),所述混水单向阀(405)的输入端靠近所述混水阀的热水口一侧,所述混水单向阀(405)的输出端靠近所述混水阀的冷水口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路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阀为多个,所述混水单向阀(405)位于离所述自来水管路(401)最远的所述混水阀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0108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