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改良型底座的接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00144.2 | 申请日: | 201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4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肖海强;何金垚;计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04 | 分类号: | H01H50/04;H01H50/12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江亮 |
地址: | 3256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器 底座 通孔 改良型 温升 电弧 本实用新型 全封闭状态 底部外壁 底座内部 电弧燃烧 内部空气 使用寿命 外部空气 相间短路 影响产品 电磁室 电寿命 容纳槽 散热 连通 相通 引入 外部 | ||
具有改良型底座的接触器。主要解决了现有接触器的底座趋于全封闭状态,不利于散热,会增加产品温升,影响产品使用寿命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外壁设有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通孔(11)。本实用新型提供具有改良型底座的接触器,接触器底座通过通孔内部与外部相通,当接触器电弧燃烧时,接触器外部空气会通过这些通孔进入底座内部并对内部空气进行补偿,减弱内部气流,减少电弧引入电磁室的趋势进而减少产品相间短路现象;另外,通孔有助于降低产品温升,提升产品电寿命进而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触器领域,具体为具有改良型底座的接触器。
背景技术
接触器广泛用作电力的开断和控制电路。它利用触点来开闭电路,一般包括包括四个部分:1、电磁系统,包括吸引线圈、动铁芯和静铁芯;2、触头系统,包括三组主触头和一至两组常开、常闭辅助触头,它和动铁芯是连在一起相互联动;3、灭弧装置,一般容量较大的交流接触器都设有灭弧装置,一遍快速切断电弧,以免烧坏主触头;4、绝缘外壳及附件,各种弹簧、传动机构、短路环、接线柱等。
现有接触器的通常会利用防尘帖盖住,且底座趋于全封闭状态,当接触器接通与分断的时候由于电弧的燃烧会产生空气流动,由于接触器底座处于全封闭状态不利于散热,会增加产品温升,影响产品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具有改良型底座的接触器,主要解决了现有接触器的底座趋于全封闭状态,不利于散热,会增加产品温升,影响产品使用寿命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具有改良型底座的接触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用于安装线圈架的容纳槽,所述底座底部外壁设有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具有改良型底座的接触器,接触器底座通过通孔内部与外部相通,当接触器电弧燃烧时,接触器外部空气会通过这些通孔进入底座内部并对内部空气进行补偿,减弱内部气流,减少电弧引入电磁室的趋势进而减少产品相间短路现象;另外,通孔有助于降低产品温升,提升产品电寿命进而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底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线圈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具有改良型底座的接触器,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内设有用于安装线圈架2的容纳槽3,所述底座1底部外壁设有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通孔11。接触器底座通过通孔内部与外部相通,当接触器电弧燃烧时,接触器外部空气会通过这些通孔进入底座内部并对内部空气进行补偿,减弱内部气流,减少电弧引入电磁室的趋势进而减少产品相间短路现象;另外,通孔有助于降低产品温升,提升产品电寿命进而提高产品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底座侧壁设有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通槽。进一步加强散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通槽的横截面为L形,且所述通槽包括横槽121和向上延伸的竖直槽122,所述横槽设于所述底座侧壁上,所述底座内壁相对所述横槽设有导风座13,所述竖直槽设于所述导风座内,所述横槽121通过所述竖直槽与所述底座1内连通。可减少粉尘碎屑等进入产品内部,提高产品的防尘能力,横槽内进入的空气内若有灰尘会被导分座阻挡,空气上升后随竖直槽进入底座内,作为可以选方案之一,也可以在竖直槽上设置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001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