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已有水池增加防水套管的连接节点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98531.7 | 申请日: | 2018-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5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袁霓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0 | 分类号: | E04G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套管 混凝土 钢箍筋 池壁 洞口 水池 遇水膨胀止水条 连接节点结构 水池池壁 防水层 水池壁 钢环 翼环 工程技术领域 工业建筑结构 套管中心线 中间缝隙 纵向钢筋 防水性 加水管 节点处 漏水 焊接 钢筋 施工 | ||
一种已有水池增加防水套管的连接节点结构,属于工业建筑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包括防水套管、套管中心线、已有水池池壁、池壁纵向钢筋、池壁洞口、遇水膨胀止水条、翼环、新增钢箍筋、新增钢环筋、新增混凝土、防水层。防水套管位于洞口中心,新增钢箍筋、新增钢环筋和新增混凝土位于已有水池池壁外侧,水池壁凿出钢筋与第一新增钢箍筋焊接,遇水膨胀止水条位于池壁洞口与防水套管的中间缝隙内,翼环位于新增混凝土和防水套管中间,防水层位于新增混凝土外侧。优点在于,解决了当前水池后加水管在水池壁节点处漏水的问题。并且,施工简单、防水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建筑结构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已有水池增加防水套管的连接节点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水池、储液池等由于功能改变或者施工错误导致根据设备专业要求增加防水套管,由于水池已经建成,防水套管的止水环没法预埋,传统的处理方法时间一长,连接节点比较容易漏水,影响设备使用,为此,我们开发出一种已有水池增加防水套管的连接节点,能保证节点套管处长时间使用不漏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已有水池增加防水套管的连接节点结构,解决了当前水池后加水管在水池壁节点处漏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包括防水套管1、套管中心线2、已有水池池壁3、池壁纵向钢筋4、池壁洞口5、遇水膨胀止水条6、翼环7、新增钢箍筋9、新增钢环筋10、新增混凝土11、防水层12。防水套管1位于洞口中心,新增钢箍筋9、新增钢环筋10和新增混凝土11位于已有水池池壁3外侧,水池壁凿出钢筋4与第一新增钢箍筋9焊接,遇水膨胀止水条6位于池壁洞口5与防水套管1的中间缝隙内,翼环7位于新增混凝土11和防水套管1中间,防水层12位于新增混凝土11外侧。
根据设备提供的套管中心线2位置,在已有水池壁3上凿出比防水套管1要大的池壁洞口5,池壁纵向钢筋4与新增混凝土11处混凝土凿除,漏出钢筋,洞口清理干净,将带翼环7的防水套管1置于洞口中心,内设遇水膨胀止水条6,水池壁凿出钢筋4与新增钢箍筋9焊接,焊接长度为100mm~300mm,绑扎新增钢环筋10,用比已有水池壁混凝土标号高出一号的混凝土灌注池壁洞口5和新增混凝土11,新增混凝土宽度13和新增混凝土高度14不应小于300mm且不大于已有水池池壁3的厚度,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施工防水层12。
防水套管(1)采用柔性防水套管,翼环直径按图集《02S404》选用。
新旧混凝土连接处已有池壁纵向钢筋(4)凿出,焊接长度为100mm~30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施工简单、防水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已有水池增加防水套管立面图。防水套管1、套管中心线2、已有水池池壁3、池壁纵向钢筋4、池壁洞口5、遇水膨胀止水条6、翼环7、焊接8、新增钢箍筋9、新增钢环筋10、新增混凝土11、防水层12、新增混凝土宽度13、新增混凝土高度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防水套管1、套管中心线2、已有水池池壁3、池壁纵向钢筋4、池壁洞口5、遇水膨胀止水条6、翼环7、焊接8、新增钢箍筋9、新增钢环筋10、新增混凝土11、防水层12、新增混凝土宽度13、新增混凝土高度14。
根据设备提供的套管中心线2位置,在已有水池壁3上凿出比防水套管1要大的池壁洞口5,池壁纵向钢筋4与新增混凝土11处混凝土凿除,漏出钢筋,洞口清理干净,将带翼环7的防水套管1置于洞口中心,内设遇水膨胀止水条6,水池壁凿出钢筋4与新增钢箍筋9焊接8,焊接长度100mm,绑扎新增钢环筋10,用比已有水池壁混凝土标号高出一号的混凝土灌注池壁洞口5和新增混凝土11,新增混凝土宽度13和新增混凝土高度14为300mm,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施工防水层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985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墙皮铲除机
- 下一篇:一种高层建筑外立面打磨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