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椎管重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297295.7 | 申请日: | 2018-03-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98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 发明(设计)人: | 唐贤华;李鸿;邓仁华;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国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 |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曾克;李晓英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底面 凸块 脊梁 椎管 本实用新型 重建装置 拱形 底面 拱面 通孔 上下表面 水平贯穿 应力分配 应力集中 增加装置 整体形成 最佳位置 螺钉 位置处 下表面 外凸 植入 力学 背面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椎管重建装置,包括基体,基体中部为拱形,拱口位于基体的正面和背面,基体的左侧和右侧的中部均设有凸块,基体上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通孔;下表面包括内拱面和水平底面,水平底面有两个,内拱面位于两个水平底面之间;其中,凸块的底面为水平面,凸块的底面与水平底面相连。基体的外供面的顶部设有外凸的加固脊梁,加固脊梁中部有水平贯穿其左右侧的加固脊梁通孔。本实用新型中基体左右侧的凸块设计,使整体形成“缺四角”外观,使“缺四角”位置处较大的空间,避免螺钉无法植入,进行最佳位置点的选取;基体中部拱形设计,为椎管提供足够的空间,进行合理的应力分配,避免应力集中;加固脊梁,从而增加装置的力学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椎管重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脊柱退行性的病症逐渐增多,有数据显示:我国30岁至40岁人群中,59.1%患有颈椎、腰椎、胸椎疾病,50岁至60岁人群中,患此病者比例达71%。而椎管狭窄在脊柱退行性疾病中发病率明显提高,它是老年人腰腿疼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椎管狭窄一般分先天性(原发性)和后天性(继发性)。按部位分为颈椎管狭窄、腰椎管狭窄、胸椎管狭窄。按解剖部位分可分为中央型狭窄、侧隐窝狭窄、神经根孔狭窄。该病症主要表现为腰腿痛,常发生一侧或两侧根性放射性神经痛。严重者可引起两下肢无力,括约肌松弛、二便障碍或轻瘫。椎管狭窄症的另一主要症状是间歇性破行。多数患者当站立或行走时,腰腿痛症状加重,行走较短距离,即感到下肢疼痛、麻木无力,越走越重。
目前进行椎管减压的方式有:非手术治疗,椎管狭窄的治疗方法,多数情况下,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对颈椎椎管狭窄患者没有特别理想的效果,如卧床休息、牵引、按摩、理疗及药物治疗等,制动及对症处理。颈椎管狭窄症的非手术治疗类似颈椎病,但多数患者采用这种椎管狭窄治疗方法常常效果不好。手术治疗:植入人工替代装置,常用的手术方式为椎板半切除、椎板全切除、神经根管扩大等,必要时同时进行脊柱融合内固定术。经过多年临床验证,手术治疗椎管狭窄可以彻底减压并维持术后椎体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椎管重建装置,具有重建后力学稳定能力和脊髓神经保护能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椎管重建装置,包括基体,基体中部为拱形,拱口位于基体的正面和背面,基体的左侧和右侧的中部均设有凸块,基体上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通孔。拱形符合人体椎板的构造,更能与重建区域进行有效的结构融合,避免瘢痕结缔组织进入椎管内增生、粘连,压迫神经等。
其中,下表面包括内拱面和水平底面,水平底面有两个,内拱面位于两个水平底面之间;通孔贯穿水平底面;通孔有四个,其中两个通孔位于基体的前部,另外两个通孔位于基体的后部,前部的两个通孔分别位于内拱面的左右侧,后部的两个通孔分别位于内拱面的左右侧。
其中,凸块的底面为水平面,凸块的底面与水平底面相连。
进一步的,基体的外供面的顶部设有外凸的加固脊梁,加固脊梁与基体的轴线平行。
进一步的,加固脊梁中部有加固脊梁通孔,所述加固脊梁通孔水平贯穿加固脊梁的左右侧。
进一步的,基体后部设有通槽,通槽贯穿基体的内拱面和外供面。
进一步的,外供面的前部中央设有平槽。
进一步的,基体上设有显影装置。
优选地,所述基体的材质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基体的表面粗化处理。基体整体进行粗化处理,更能提高装置与骨组织的融合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国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国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972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类杠杆式动力矩增强型骨折复位器
- 下一篇:一种髋臼前倾定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