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芯模组端板及汽车电池包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95033.7 | 申请日: | 2018-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8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朱彤;闻皓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软睿驰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11017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芯 端板 金属加强件 螺栓 汽车电池 凹缺部 模组端 模组 嵌入 本实用新型 功能性要求 便于安装 附属部件 金属材质 金属螺母 上下贯通 注塑成型 纵向间隔 绝缘性 螺栓孔 轻量化 塑胶件 板状 侧板 拆卸 塑胶 产品结构 两边 延伸 | ||
1.一种电芯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模组端板为注塑成型的板状塑胶件,其顶部中间设有凹缺部(2),所述凹缺部(2)的两边嵌入有从顶部延伸至底部的金属加强件,所述金属加强件设有上下贯通的螺栓孔,以通过第一螺栓(4)安装电芯模组;所述端板的两侧嵌入有纵向间隔分布的金属螺母(5),以通过第二螺栓(7)与电芯模组侧板(6)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加强件为金属管;所述金属管的外表面在截面上呈多边形,所述金属管的内表面在截面上呈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缺部(2)下方的正面为加强筋区域,所述加强筋区域内设有嵌入式螺母(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式螺母(8)在所述加强筋区域内左右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区域分为上加强筋区域(A)和下加强筋区域(B),所述上加强筋区域(A)的面积大于所述下加强筋区域(B)。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加强筋区域内分别设有所述嵌入式螺母(8)。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芯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嵌入式螺母(8)的周围设有以其为中心沿周向分布的结构功能孔(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芯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式螺母(8)通过螺栓固定有电芯模组的加固件或电气铜排(1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芯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式螺母(8)和/或所述结构功能孔(9)直接插装有线束固定件(16)或电气插件(17)。
10.一种汽车电池包,包括设有电芯模组端板和电芯模组侧板的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模组端板为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芯模组端板(1),所述电芯模组通过穿过所述螺栓孔的第一螺栓(4)进行安装,所述电芯模组端板(1)与所述电芯模组侧板(6)通过与所述金属螺母(5)相对应的第二螺栓(7)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软睿驰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软睿驰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9503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束隔离板和动力电池包
- 下一篇: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防护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