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安瓿瓶夹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94489.1 | 申请日: | 2018-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2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杜粉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16 | 分类号: | A61J1/16;A61J1/2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子本体 安瓿瓶 指环 铰接部件 本实用新型 夹持段 地被 夹持 铰接 抽取 穿过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手持安瓿瓶夹,包括第一夹子本体和第二夹子本体,第一夹子本体的一端与第二夹子本体的一端通过铰接部件铰接,第一夹子本体的另一端与第二夹子本体的另一端均设有用于手指穿过的指环;第一夹子本体和第二夹子本体在铰接部件与指环之间的部位具有用于夹持安瓿瓶的夹持段。通过该安瓿瓶夹能够使安瓿瓶稳定地被加持住,保证安瓿瓶中的药液被顺利的抽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设计一种手持安瓿瓶夹。
背景技术
安瓿瓶是一种常用的储药器皿,常用的规格有2ml、10ml和20ml。临床上,在手术及各种穿刺麻醉给药中,为了防止操作者的手被污染,需要双人配合抽吸安瓿瓶中的药液。在抽取药液时,配合者手持安瓿瓶,操作者持注射器带针头插入安瓿中抽吸药液。在该种情况下,由于被打开的安瓿瓶瓶口较小,操作者容易错位将配合者手刺伤。轻者造成一定的疼痛,并流血,有时会影响到手术的正常进行。同时,针头被污染,不能继续进行使用,需要重新更换,既耽误时间,又造成浪费,影响医疗的宝贵时间。
为了避免手被扎伤的情况,有时会选择使用两支带帽的笔或其它杆状物像拿筷子一样加持住安瓿瓶,但该情况下,被加持的安瓿瓶状态极不稳定,容易在加持过程中掉落,打碎。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安瓿瓶夹,通过该安瓿瓶夹能够使安瓿瓶稳定地被加持住,避免配合者被针刺伤,保证安瓿瓶中的药液被顺利的抽取。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持安瓿瓶夹,包括第一夹子本体和第二夹子本体,第一夹子本体的一端与第二夹子本体的一端通过铰接部件铰接,第一夹子本体的另一端与第二夹子本体的另一端均设有用于手指穿过的指环;第一夹子本体和第二夹子本体在铰接部件与指环之间的部位具有用于夹持安瓿瓶的夹持段。
铰接部件处设有用于使第一夹子本体和第二夹子本体相互夹紧的扭簧。
夹持段上与安瓿瓶接触的一侧设有橡胶层。
夹持段上与安瓿瓶接触的一侧还设有海绵层,海绵层设置在橡胶层与夹持段之间。
夹持段上与安瓿瓶接触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海绵层与橡胶层设置在凹槽内。
还包括电池盒、电池、开关和LED灯珠,LED灯珠通过开关与电池连接,电池设置在电池盒内,电池盒和开关固定设置在第一夹子本体或第二夹子本体上;第一夹子本体和第二夹子本体夹持段的中部均开设有通光孔,通光孔延伸至夹持段上与安瓿瓶接触一侧的侧面,每个通光孔内均设置LED灯珠。
第一夹子本体和第二夹子本体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夹持段、第一直线段、第二直线段、第三直线段;第一直线段的一端与铰接部件连接,第一直线段的另一端与夹持段的一端连接,夹持段的另一端与第二直线段的一端连接,第二直线段的另一端与第三直线段的一端连接,第三直线段的另一端与指环连接;
其中,第一直线段与第二直线段同轴,第三直线段与第二直线段呈3°~5°夹角。
第一直线段的长度大于第二直线段的长度,第一直线段小于第三直线段的长度。
夹持段为V型、圆弧型或椭圆弧型。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一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944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血袋的折芯阻断件
- 下一篇:药瓶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