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地形式病害检测用地质雷达载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94349.4 | 申请日: | 2018-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76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肖小清;吴亚军;张勇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公路桥梁建设集团锐诚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88 | 分类号: | G01S13/88;B62B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06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病害检测 地质雷达 土体 载具 本实用新型 承载板 地形 地质雷达天线 三角形结构 横梁位置 雷达主机 连接把手 天线设备 位置放置 装置主体 放置处 可调节 检测 横梁 斜梁 纵梁 病害 天线 车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地形式病害检测用地质雷达载具,涉及土体病害检测领域,用于各种地形土体病害的检测。该装置主体结构为由横梁、纵梁及斜梁三根梁组成的三角形结构,上部连接把手与承载板,下部通过轴与车轮连接。在承载板位置放置雷达主机,横梁位置固定地质雷达天线设备。本实用新型作为土体病害检测中地质雷达设备的载具,能够克服各种地形的影响;天线放置处高度以及长宽可调节以满足不同尺寸的天线设备,并显著提高的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装置适用于各种地形土体病害检测领域,尤其是不适于机动车辆行进的环境。
背景技术
在城市道路土体病害检测时,一般由机动车承载地质雷达装置进行检测。常规情况下车辆不能到达人行道以及其他狭小处,纯人工检测又费时费力,检测效率较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全地形式地质雷达载具,将地质雷达设备固定于该载具上,载具设置较大尺寸轮胎且体积较小,可以满足狭小区域检测需要;同时雷达天线放置处可进行高度以及尺寸调节,可以适用于多种不同尺寸的天线,还可以避免摩擦带来的设备磨损。
发明内容
一种全地形式病害检测用地质雷达载具,其特征在于:
将横梁、斜梁、纵梁穿孔后固定成三角形结构;
斜梁中间穿孔后轴连接转向把手与前车轮;斜梁上固定有主机承载板;
横梁用于预留2个孔,前边孔连接天线固定装置,后边孔连接后轮轴;后轮轴上固定有后轮。
进一步,斜梁、横梁、纵梁均采用玻璃钢方管。
地质雷达载具除轮子外,全部采用玻璃钢材料制成,最大程度的避免了金属材料对地质雷达检测数据的影响。载具设置较大尺寸轮胎且体积较小,可以满足狭小区域检测需要;同时雷达天线放置处可进行高度以及尺寸调节,可以适用于多种不同尺寸的天线,还可以避免摩擦带来的设备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装置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装置包含以下构件:(1)转向把手,(2)主机承载板,(3)斜梁,(4)轮子,(5)横梁,(6)纵梁,(7)可调节天线固定装置。
(1)斜梁、横梁、纵梁均采用玻璃钢方管截面;
(2)梁体打孔,用于各梁体间及与承载板、天线固定装置连接固定;
(3)斜梁中间穿轴连接转向把手与前车轮;
(4)横梁用于预留2个孔,前边孔连接天线固定装置,后边孔连接后轮轴;
(5)轮子可转动前移,通过人工控制进行雷达设备位移动作。
具体操作如下:
(1)将横梁、斜梁、纵梁穿孔后粘接固定成三角形结构;
(2)将后车轮通过轴连接后与横梁穿孔连接,通过螺栓紧固;
(3)斜梁中心穿轴连接前车轮及转向把手,通过螺栓紧固;
(4)将主机承载板固定在斜梁处,通过卡扣固定主机位置。装置组装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公路桥梁建设集团锐诚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公路桥梁建设集团锐诚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943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