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渔用拉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93685.7 | 申请日: | 2018-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01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朱莉飞;张欣;李文通;孙砚胜;李荣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73/02 | 分类号: | A01K7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熊曲 |
地址: | 10006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框 拉网装置 拉网 铰接 外网 渔用 鱼类 网体 本实用新型 首尾相连 依次排列 渔业捕捞 折叠状态 合围 池塘 捕捞 费力 损伤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业捕捞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渔用拉网装置,包括依次排列的若干网框单元,相邻的两个网框单元铰接;若干网框单元可首尾相连呈环状;每个网框单元均包括外网框和网体,网体安装于外网框;相邻的两个网框单元通过各自的外网框相互铰接。将拉网设置为具有相互铰接的若干网框单元的结构,不使用时,整个拉网可呈折叠状态存放。使用时,最多只需两人操作,其中一人固定首端的网框单元,另一人固定尾端的网框单元,同时整个拉网能够展开以对池塘中鱼类进行合围,从而能够对围在拉网区域内的鱼类进行选取捕捞。这样,该渔用拉网装置的使用更加方便、不费力,且有效保证鱼类不受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业捕捞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渔用拉网装置。
背景技术
渔业捕捞大多采用拉网、抬网和撒网等方式。拉网捕捞法中,拉网一般选取渔网长度要宽于池面(约1.5倍左右)的网,捕捞时需许多人共同协作,劳动强度过大。同时拉网后分鱼操作较费时易导致鱼类缺氧。抬网捕捞法,通过饵料诱捕较拉网捕捞法节省劳动力,但受池塘水深和鱼的食性限制,导致其具有使用局限性。撒网捕捞法是较为传统的捕捞方式,节省人力但对鱼损伤大,且捕鱼数量有限。尤其是针对池塘养殖的鱼类的捕捞,没有一种较为轻松便捷的且不伤鱼的捕鱼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捕捞装置使用不便且易伤鱼等问题,提供一种易于操作、使用方便且不伤鱼的渔用拉网装置。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渔用拉网装置,包括依次排列的若干网框单元,相邻的两个网框单元铰接;若干网框单元可首尾相连呈环状;
每个网框单元均包括外网框和网体,网体安装于外网框;相邻的两个网框单元通过各自的外网框相互铰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外网框均呈矩形;相邻的两个外网框中,其中一个外网框的相对的两侧边分别设有第一铰链结构,另一个外网框的相对的两侧边分别设有第二铰链结构,第一铰链结构与第二铰链结构相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互配合的第一铰链结构和第二铰链结构为合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互配合的第一铰链结构为第一销孔座,第一销孔座设有第一销孔;
第二铰链结构为第二销孔座,第二销孔座设有第二销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网体包括内网框和网面,网面固定安装于内网框;
内网框可拆卸地固定于外网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网框的内侧沿外网框的周向设有阶梯槽,内网框卡设于阶梯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网框上还设有固定结构,固定结构用于固定内网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夹,固定夹大致呈L形;固定夹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外网框,另一端为自由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网框和内网框均呈矩形;外网框的相对的两侧边设有滑槽,内网框滑设于滑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网框的未设有滑槽的两侧边上均设有止位结构,止位结构用于限定内网框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936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海面诱捕渔笼
- 下一篇:一种新型手轮式捕鱼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