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创伤止血的压迫止血衣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90965.2 | 申请日: | 2018-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8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陆关珍;胡玉琴;李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杭州云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4 | 代理人: | 杨淑芳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层 衣身 开口 本实用新型 创伤止血 可充气 压迫 第二连接件 第一连接件 横向设置 压迫止血 医疗器具 固定的 进气阀 充气 竖直 穿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创伤止血的压迫止血衣,具体涉及医疗器具,包括衣身以及两个与衣身相固定的衣袖,所述衣身设有可充气的第一夹层,所述衣袖设有可充气的第二夹层,所述第一夹层与第二夹层相连通,所述第一夹层设有充气的进气阀;所述衣身在竖直方向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衣身在与胸前对应处横向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设有第二连接件。本实用新型具有压迫止血面积大以及方便穿戴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具体为一种用于创伤止血的压迫止血衣。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创伤特别是交通事故伤,已成为当今影响公众健康的一大社会问题,全球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创伤。在我国,是1~34岁居民排位第一的死因,且中国的交通事故伤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其中,1/3的创伤患者死于院前失血性休克,发生在创伤后24h内的致死率高达50%,2h内的致死率为20%。
医护人员在发现伤者后,需要对其进行创伤救护,包括止血、包扎、固定以及搬运四个步骤。医护人员在对伤者进行止血的过程中,一般采用指压止血或包扎止血,通过对出血口施加压迫力,以起到止血的作用。然而,上述止血方法存在如下缺陷:(1)当伤者的创伤面积较大时,指压止血效果不佳;(2)伤者创口部位与医护人员的手部直接接触容易感染病菌,引发其他的并发症;(3)压迫止血的时间大约需要10~15分钟,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创伤止血的压迫止血衣,该压迫止血衣具有压迫面积大以及方便穿戴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创伤止血的压迫止血衣,包括衣身以及两个与衣身相固定的衣袖,所述衣身设有可充气的第一夹层,所述衣袖设有可充气的第二夹层,所述第一夹层与第二夹层相连通,所述第一夹层设有充气的进气阀;所述衣身在竖直方向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衣身在与胸前对应处横向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设有第二连接件。
其中,当医护人员到达事故现场查验完伤者的创伤情况后,可将压迫止血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打开,使患者的手臂伸入衣袖,身体部位位于衣身。穿戴完成后,闭合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同时通过进气阀对相贯通的第一夹层和第二夹层进行充气。充气完成后,在相应的创伤部位采用马克笔做好标记,有利于医护人员了解伤情。伤者在穿好该压迫止血衣后即可马上被送往医院进行治疗,而不需医护人员进行其他的止血操作,可进一步缩短伤者院前滞留时间,从而减少死亡率。
作为优选,所述衣袖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与第二开口相连通,所述第三开口与第二开口均采用第二连接件连接启闭。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件是魔术贴或拉链;所述第二连接件是魔术贴或拉链。
作为优选,所述衣身背面固定有方便伤者上身展开的支撑板。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两侧设有方便医护人员挪动伤者的把手。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固定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背向支撑板一端套设有轴承,所述把手与所述的轴承外圈相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电阻丝以及向加热电阻丝供电的储蓄电源。
作为优选,所述衣袖背向衣身一端设有方便医护人员静脉输液的缺口。
作为优选,所述衣身内侧设有吸血海绵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市中心医院,未经湖州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909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透气敷贴
- 下一篇:一种利于血液循环的压迫止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