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施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89455.3 | 申请日: | 2018-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01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勋;胡文杰;马莉;杨可涵;向刚;宋箭金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23/04 | 分类号: | A01C23/04;B01D29/58;B01D29/01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罐体 内罐体 施肥罐 施肥装置 出液口 肥料 体内 农业种植设施 本实用新型 一体成型的 顶部设置 螺纹连接 上部侧壁 出液管 漏液孔 密封盖 存液 外罐 液仓 堆积 溶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种植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施肥装置;包括施肥罐本体,施肥罐本体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施肥罐本体包括一体成型的内罐体和外罐体,内罐体和外罐体之间形成存液仓,内罐体上部侧壁开设有连通存液仓的漏液孔,外罐体底部开设有出液口,出液口上通过螺纹连接有出液管;能够将肥料在内罐体内溶解后进入外罐体内,避免肥料在外罐体底部的堆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种植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农村化肥的施用量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但是施肥技术落后,缺乏使用的机具,还不能做到经济合理和科学施肥。人工撒洒方式不仅作业效率低,劳动密集大,并且施肥均匀度很难把握,导致土壤中含肥量不均匀,影响农作物生长。另外,利用农用作业车施肥,往往在一些地形不好的地区难以进行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肥装置,能够将肥料在内罐体内溶解后进入外罐体内,避免肥料在外罐体底部的堆积。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施肥装置,包括施肥罐本体,施肥罐本体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施肥罐本体包括一体成型的内罐体和外罐体,内罐体和外罐体之间形成存液仓,内罐体上部侧壁开设有连通存液仓的漏液孔,外罐体底部开设有出液口,出液口上通过螺纹连接有出液管。
进一步,外罐体内上部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外壁上设置有控制器和报警器,液位传感器和报警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液位传感器、报警器和控制器均由外部电源供电。
进一步,外罐体内底部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外壁周向设置有毛刷,毛刷与外罐体底面相切,转动轴由外部电机带动。
进一步,密封盖顶面设置有把手,把手上套接有防滑橡胶套。
进一步,出液管一端与出液口连接,另一端连接有三通管,三通管上分别连接有导液管和进液管,出液管底部设置有检修管,导液管、进液管和检修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导液管和进液管末端外壁周向均设置有外螺纹。
进一步,出液管内在检修管后端设置有过滤网结构,过滤网结构包括第一过滤网层和第二过滤网层,第一过滤网层的孔径大于第二过滤网层的孔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施肥罐本体设置成一体结构成型的内罐体和外罐体,在进行施肥前,将肥料放置在内罐体内,然后从顶部加入水,肥料溶解后从漏液孔流入存液仓内,避免肥料在外罐体底部的堆积。
2.在外罐体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外部设置有控制器和报警器,能够避免液位过高产生的漏液现象,节约资源,并且避免污染环境。
3.设置有毛刷结构,在一定时间后开启转动轴,使毛刷进行转动,避免外罐体底部肥料的堆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施肥罐本体、2-密封盖、3-内罐体、4-外罐体、5-漏液孔、6-存液仓、7-出液口、8-出液管、9-液位传感器、10-控制器、11-报警器、12-转动轴、13-电机、14-把手、15- 三通管、16-导液管、17-进液管、18-检修管、19-外螺纹、20-过滤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894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园林培育循环供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作物水肥同步定量管理的自动滴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