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角度的B柱把手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89239.9 | 申请日: | 2018-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1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金大维;范亚飞;满国硼;苏扬;陈传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3/02 | 分类号: | B60N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陆林辉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弹簧卡 固定架 把手 卡槽 转轴 本实用新型 手柄 可调 可调节 可折叠 上下车 穿设 上套 通孔 用时 卡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角度的B柱把手,其包括底座、带弹簧卡的固定架、转轴和手柄,底座固定于B柱上,底座内具有设置于不同位置的三个用于卡住弹簧卡的卡槽,第一卡槽的轴线与B柱呈第一设定角度值的夹角,第二卡槽的轴线与B柱呈第二设定角度值的夹角,第三卡槽的轴线与B柱呈0°夹角,转轴上套设固定有带弹簧卡的固定架,转轴穿设所述底座的顶部两端的通孔内,手柄固定于固定架上,第一设定角度值大于第二设定角度值。本实用新型将B柱把手设计成可调节角度,这样即适合不同百分位人体对B柱把手角度的要求,同时也不影响第三排人上下车,更达到不想用时可折叠收起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角度的B柱把手。
背景技术
目前MPV车型座椅布局是第一排两座,第二排两座,第三排三座形式。在B柱位置有一个把手,用于第二排人体在乘坐时使用,或儿童上车时使用,但当第三排人从第二排座椅中间上下车时,B柱把手影响上下车,要是将B柱把手布置在其它位置,第二排人体使用时就不舒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可调角度的B柱把手。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角度的B柱把手,其特点在于,其包括底座、带弹簧卡的固定架、转轴和手柄,所述底座固定于B柱上,所述底座内具有设置于不同位置的三个用于卡住弹簧卡的卡槽,第一卡槽的轴线与B柱呈第一设定角度值的夹角,第二卡槽的轴线与B柱呈第二设定角度值的夹角,第三卡槽的轴线与B柱呈0°夹角,所述转轴上套设固定有带弹簧卡的固定架,所述转轴穿设所述底座的顶部两端的通孔内,所述手柄固定于固定架上,所述第一设定角度值大于第二设定角度值。
较佳地,所述手柄与固定架相卡接。
较佳地,所述卡槽为倒梯形且倒梯形斜边相对于水平面呈60°夹角。
较佳地,所述弹簧卡的上边为半圆角且斜边相对于水平面呈30°夹角。
较佳地,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凸起。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角度的B柱把手,将B柱把手设计成可调节角度,这样即适合不同百分位人体对B柱把手角度的要求,同时也不影响第三排人上下车,更达到不想用时可折叠收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带弹簧卡的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B柱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892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驾驶位左侧肘靠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合金吊环和车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