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包电池顶封封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87785.9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27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段永超;尚斌;冯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国能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槽 软包电池 极耳 顶封封头 侧壁 封头 本实用新型 第三极 第一极 顶封 电池生产 密封效果 外侧倾斜 负极耳 铝塑膜 正极耳 漏液 配合 破损 开口 缓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包电池顶封封头,涉及电池生产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包电池顶封封头包括: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第一封头设置有第一极耳通槽和第二极耳通槽,第二封头设置有第三极耳通槽和第四极耳通槽;第一极耳通槽和第三极耳通槽均与待顶封软包电池的正极耳配合;第二极耳通槽和第四极耳通槽均与待顶封软包电池的负极耳配合;第一极耳通槽的侧壁、第二极耳通槽的侧壁、第三极耳通槽的侧壁和第四极耳通槽的侧壁均自槽底至开口向槽的外侧倾斜。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包电池顶封封头,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对软包电池进行顶封所存在的密封效果不良,易造成铝塑膜破损和产生漏液风险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软包电池顶封封头。
背景技术
在在锂离子电池生产中,通常采用铝壳、钢壳或者电池软包袋进行封装,使用电池软包袋进行封装的锂离子电池一般称作软包电池,软包电池具有以下优点:安全性能好,软包电池在发生安全隐患的情况下一般只会鼓气裂开,可减小发生爆炸的概率;重量轻,软包电池重量较同等容量的钢壳锂电轻40%,较铝壳电池轻20%;容量大;内阻小,软包电池的内阻较锂电池小,降低了电池的自耗电;设计灵活,软包电池的形状可根据灵活定制,便于开发新的电芯型号。
电池软包袋一般由铝塑膜制成,通常分为干式层压软包袋和热层压软包袋两大类。热层压软包袋一般适用于不需要深度塑形能力的高功率和高能量应用场合;干式层压软包袋应用场合更广,可应用于绝大部分类型的锂离子电池。电池软包袋的主要性能要求有:较高的薄膜软包密封性、较高的抗耐电解质性能、较高的水蒸汽隔层性能和较好的薄膜软包的尺寸样式多样性。
软包电池的广泛应用使之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电池软包袋作为软包电池的重要组件,电池软包装技术是目前软包电池生产中重点改进的方向,电池软包袋的研发趋势是:更薄、更轻、耐电解液稳定性更好、阻隔性更高、热封强度更高和电性能影响更小。
软包电池包括电池本体和电池软包袋,电池本体的上设置有正极耳和负极耳,正极耳和负极耳间隔分布于电池本体的一侧;使用电池软包袋封装电池本体,正极耳和负极耳需从电池软包袋穿出,并且在穿出位置需保持良好密封。使用铝塑膜对电池本体设置正极耳和负极耳的一侧进行封装,称作顶封。现有技术中对软包电池进行顶封存在密封效果不良,易造成铝塑膜破损和产生漏液风险的技术问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包电池顶封封头,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对软包电池进行顶封所存在的密封效果不良,易造成铝塑膜破损和产生漏液风险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包电池顶封封头包括: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第一封头朝向第二封头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极耳通槽和第二极耳通槽,第二封头朝向第一封头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极耳通槽和第四极耳通槽;第一极耳通槽和第三极耳通槽开口相对,并且均与待顶封软包电池的正极耳配合;第二极耳通槽和第四极耳通槽开口相对,并且均与待顶封软包电池的负极耳配合;第一极耳通槽的侧壁、第二极耳通槽的侧壁、第三极耳通槽的侧壁和第四极耳通槽的侧壁均自槽底至开口向槽的外侧倾斜。
进一步的,第一极耳通槽的槽底宽度和第三极耳通槽的槽底宽度均比待顶封软包电池的正极耳的宽度大1mm-2mm,开口的宽度比待顶封软包电池的正极耳的宽度大4mm-5mm;第二极耳通槽的槽底宽度和第四极耳通槽的槽底宽度均比待顶封软包电池的负极耳的宽度大1mm-2mm,开口的宽度比待顶封软包电池的负极耳的宽度大4mm-5mm。
进一步的,第一极耳通槽的深度等于第三极耳通槽的深度;第二极耳通槽的深度等于第四极耳通槽的深度;第二极耳通槽的深度小于第一极耳通槽的深度。
进一步的,第二极耳通槽的深度比第一极耳通槽的深度小0.02mm-0.0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国能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国能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877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外壳
- 下一篇:一种防水电池箱及其箱体、密封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