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车用自除冰受电弓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86878.X | 申请日: | 2018-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2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武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02 | 分类号: | B60L5/02;B60L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申绍中 |
地址: | 037002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车 除冰 受电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车用自除冰受电弓,包括受电弓和除冰器,所述受电弓包括托架和碳滑板,碳滑板安装在托架上侧,托架两侧为弯折结构,在托架的一侧弯折结构靠上部的外侧设有固定孔,所述碳滑板为矩形结构,在碳滑板的上端两角设有倒圆角;除冰器安装在设有固定孔的一侧,所述除冰器为一整块金属块,分为破冰部分和固定部分,破冰部分主体垂直于碳滑板侧面,破冰部分上部在远离碳滑板一侧设有向外侧延伸的破冰器,固定部分斜向设置于破冰部分下端,其斜面与托架侧面的弯折形状相配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加装一体化的自除冰装置,能够有效清除车辆运行过程中导线与受电弓接触点的冰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动车用自除冰受电弓。
背景技术
作为新四大发明之首,我国高铁发展迅速,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而高铁的动力来源是通过受电弓接触导线,来实现电力传导。我国地域辽阔,温度变化大,特别在秋冬季节遇到降雪降雨后会导致高铁运行导线上出现积雪,冰冻后会出现导线硬点,动车组高速运行过程中受电弓碳滑板与导线上结冰接触,会造成绝缘接触和硬点撞击,影响动车组的安全正常运行,并会造成严重的弓网事故。申请号为201610978705.X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高速动车组受电弓除冰碳滑板》,提出了通过在碳滑板上加装除冰的铜板来实现除冰的方案,但这种方案减少了碳滑板的面积,且铜虽然质地较软,但在和碳滑板接触后,依然会对碳滑板造成一定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车用自除冰受电弓,通过加装一体化的自除冰装置,能够有效清除车辆运行过程中导线与受电弓接触点的冰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动车用自除冰受电弓,包括受电弓和除冰器,所述受电弓包括托架和碳滑板,碳滑板安装在托架上侧,托架两侧为弯折结构,在托架的一侧弯折结构靠上部的外侧设有固定孔,所述碳滑板为矩形结构,在碳滑板的上端两角设有倒圆角;除冰器安装在设有固定孔的一侧,所述除冰器为一整块金属块,分为破冰部分和固定部分,破冰部分主体垂直于碳滑板侧面,破冰部分上部在远离碳滑板一侧设有向外侧延伸的破冰器,固定部分斜向设置于破冰部分下端,其斜面与托架侧面的弯折形状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破冰部分在其上端靠近碳滑板侧设有缓冲边,缓冲边上有与碳滑板的倒圆角相同的圆边。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分上设有贯穿孔,贯穿孔与托架的螺纹孔相连,且贯穿孔为光孔,其直径大于螺纹孔。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孔设有配套的固定螺栓,固定螺栓从贯穿孔插入并连接到螺纹孔上。
进一步的,所述破冰部分与所述固定部分之间设有溜冰坡,溜冰坡的斜向下方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溜冰坡延伸到固定螺栓的螺母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专用的破冰装置,让受电弓在与导线接触的时候,能便于清除导线上的冰层,且破冰装置为一体化结构,能够减少加工零件数量。
2、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破冰装置是后安装到受电弓上的辅助装置,在导线上没有冰层的时候,可以将破冰装置拆下,节约空间,减少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受电弓结构示意图;
图3为除冰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为托架、2为碳滑板、3为除冰器、4为固定螺栓、
11为螺纹孔、
31为破冰器、32为缓冲边、33为溜冰坡、34为贯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868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针注射器
- 下一篇:一种方便把麻花钻头磨快的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