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85703.7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53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罗纲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F16F15/023 | 分类号: | F16F15/023;F16F15/04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薛波 |
地址: | 61009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载板 导向柱 底座 减震效果 减震装置 弹性件 液压缓冲器 减震组件 使用寿命 铰接 矩形阵列分布 大功率电机 活动连接 间隔设置 减震技术 时间保持 纵向震动 有效地 抵接 轴向 平行 电机 垂直 贯穿 | ||
一种减震装置,涉及减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承载板和减震组件。承载板同底座平行且间隔设置。减震组件包括液压缓冲器、多个导向柱和多个第一弹性件。导向柱均垂直于底座及承载板设置,多个导向柱沿底座呈矩形阵列分布。导向柱一端固定连接于底座,另一端贯穿承载板。沿导向柱的轴向,导向柱均同承载板活动连接。每个导向柱均套设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均抵接于底座和承载板之间。液压缓冲器的一端铰接于承载板,另一端铰接于底座。其减震效果稳定,减震效果好,能够有效地消除大功率电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横向和纵向震动,能够有效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该减震装置使用寿命长,能够长时间保持减震效果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多数的大功率电机使用时需要安装在一个减震架上,但是现有的减震架的减震效果差,健身架本身磨损度较高,使用寿命较短。在使用过程中,现有的减震架容易出现减震效果骤降的问题,直接导致电机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装置,其减震效果稳定,减震效果好,能够有效地消除大功率电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横向和纵向震动,能够有效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该减震装置使用寿命长,能够长时间保持减震效果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减震装置,包括:底座、承载板和减震组件。承载板同底座平行且间隔设置。减震组件包括液压缓冲器、多个导向柱和多个第一弹性件。导向柱均垂直于底座及承载板设置,多个导向柱沿底座呈矩形阵列分布。导向柱一端固定连接于底座,另一端贯穿承载板。沿导向柱的轴向,导向柱均同承载板活动连接。每个导向柱均套设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均抵接于底座和承载板之间。液压缓冲器的一端铰接于承载板,另一端铰接于底座。
进一步地,承载板的靠近底座的一侧还设有缓冲台,缓冲台由承载板朝底座凸出,缓冲台同底座间隔设置。液压缓冲器的一端铰接于缓冲台,另一端铰接于底座。缓冲台呈圆柱状,液压缓冲器为多个,多个液压缓冲器沿缓冲台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液压缓冲器与缓冲台铰接的铰接点均位于同一平面,平面同缓冲台的轴心线垂直。液压缓冲器的轴心线均与缓冲台的轴心线相交。
进一步地,承载板的靠近底座的一侧还设有缓冲台,缓冲台由承载板朝底座凸出,缓冲台同底座间隔设置。缓冲台呈四棱柱状,液压缓冲器为两组,两组液压缓冲器分布于缓冲台的相对的两侧。每组液压缓冲器包括第一缓冲器和第二缓冲器,第一缓冲器的一端和第二缓冲器的一端均铰接于缓冲台,第一缓冲器的另一端朝远离第二缓冲器的一侧延伸并铰接于底座,第二缓冲器的另一端朝远离第一缓冲器的一侧延伸并铰接于底座。
进一步地,每组液压缓冲器的轴心线均位于同一平面,两组液压缓冲器二者各自对应的平面平行。
进一步地,底座的靠近承载板的一侧还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垂直于底座设置,支撑柱与缓冲台间隔设置。支撑柱套设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抵接于底座和缓冲台之间。
进一步地,支撑柱贯穿底座,支撑柱同底座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支撑柱的远离缓冲台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转动支撑柱的调节头。
进一步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
进一步地,导向柱的远离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防止承载板脱出的止挡凸缘,止挡凸缘设于承载板的远离底座的一侧。
进一步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震装置利用承载板来安装外部电机,以对外部电机进行减震。减震装置利用导向柱来限制承载板和底座在相对滑动时的运动关系,保证承载板能够准确地沿着导向柱进行滑动,从而保证减震功能的正常发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857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