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用线圈并线托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85136.5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8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安俊;刘峰;李行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迈兴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8 | 分类号: | H02K15/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李静;黄书凯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托板 并线 本实用新型 活塞 电机用 活塞杆 上端 空腔 通孔 托架 矩形阵列分布 电机线圈 横向排列 滑动连接 空腔连通 相邻通孔 支架顶部 出气孔 导向孔 吸气孔 晃动 支架 连通 伸出 贯穿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线圈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电机用线圈并线托架,包括托板,所述托板上设有多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通孔,托板上位于相邻通孔之间的部位设有空腔,空腔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上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上端贯穿伸出托板,托板上端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吸气孔,托板上设有将空腔和通孔连通的出气孔;托板上设有支架,支架顶部设有并线孔以及位于并线孔下方设有多个横向排列的导向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解决了并线过程中线筒在托板上容易晃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线圈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电机用线圈并线托架。
背景技术
电机,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在电机中,铁芯用来增加电感线圈的磁通量,以实现电磁功率的最大转换,而在铁芯上缠绕铜线就构成了电机线圈。永磁电机在定子铁芯嵌线前需要根据电机功率的大小选择不同规格的铜线按技术要求进行并线,并线是指将多根铜线合并成一匝铜线然后再进行线圈的绕制、嵌线。
其中,铜线合并前通常缠绕在线筒上,线筒一般包括用于缠线的套筒以及位于套筒两端的凸块,凸块用于卡住铜线避免铜线从套筒上滑落且凸块多为实心。铜线需要合并时,则将多个线筒上的单根铜线扯下并在一起,再通过并线装置合并成一匝。在并线过程中,线筒通常放置在托板上,铜线拉扯过程中,线筒容易晃动,且多根铜线并在一起拉扯,铜线对线筒的拉力就会向中间合并处集中,拉力使得多个线筒一起向中间晃动,线筒之间容易产生碰撞,会对铜线有一定的损坏;且线筒一旦在晃动过程中倒下,线筒会在托板上滚动,容易带动多个线筒都倒下,无法继续并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用线圈并线托架,以解决并线过程中线筒在托板上容易晃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电机用线圈并线托架,包括托板,所述托板上设有多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通孔,托板上位于相邻通孔之间的部位设有空腔,空腔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上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上端贯穿伸出托板,托板上端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吸气孔,托板上设有将空腔和通孔连通的出气孔;托板上设有支架,支架顶部设有并线孔以及位于并线孔下方设有多个横向排列的导向孔。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线筒在放置到托板上时,线筒向下的压力推动活塞杆向下运动,空腔上部的空间增大,呈负压状态,向内吸气,将线筒下端吸附在托板上。
每个线筒上的铜线都经过其正上方的导向孔,多根铜线穿过导向孔后再一起经过并线孔,再送入并线装置进行合并。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设置通孔和空腔,减少制作材料的应用,使得装置整体更加轻便,容易移动。
2、设置通孔,即使线筒倒下,线筒两端的凸块会卡在通孔内,线筒难以在托板上滚动,避免线筒滚动带倒其他的线筒以及避免线筒滚动导致铜线散乱。
3、设置空腔,空腔和活塞组成活塞结构,利用线筒放到托板上的压力使活塞杆带动活塞运动,空腔向内吸气,对线筒有一定的吸附作用,避免线筒在托板上晃动。
4、相比铜线从线筒上扯下后就直接并在一起,本装置设置导向孔和并线孔,每根铜线都先经过导向孔后再并在一起,铜线对线筒的拉力分解为铜线对导向孔处的拉力以及导向孔对线筒向上的拉力,线筒就不会都向中间处晃动,避免线筒之间的碰撞。
进一步,托板横截面为矩形,通孔横截面也为矩形。托板横截面为矩形,相比圆形,在相同的工作空间内,矩形的面积可以设置更大,就可以放置更多的线筒。
进一步,托板底部设有行走轮,行走轮上设有自锁辊。设置行走轮方便托板移动,在工作过程在,自锁辊可以锁定行走轮避免托板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迈兴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迈兴机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851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线圈缠绕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转子线圈安装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