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刷用丙烯酸树脂的反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84166.4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82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车继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德市捷成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C08F20/00;C08F2/0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科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7 | 代理人: | 龚元元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清远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烯酸树脂 反应主体 反应系统 油泵 加热器 电机 导料管 加热箱 进料口 冷凝器 冷却管 冷却箱 印刷 本实用新型 温度显示器 搅拌装置 冷却效率 有效保障 储料箱 加热管 蠕动泵 上端 热管 下端 合成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印刷用丙烯酸树脂的反应系统,包括冷凝器、第一电机和冷却箱,所述冷凝器的下端连接有进料口,且进料口的下侧固定有反应主体,所述第一电机的上端连接有反应主体,且反应主体的外侧安装有温度显示器,所述冷却箱的外侧通过蠕动泵与储料箱相连接,所述加热箱的内侧设置有加热器、第二电机和油泵,且加热器和油泵的外侧连接有加热管,所述反应主体的内侧设置有搅拌装置,且反应主体的下侧固定有导料管。该印刷用丙烯酸树脂的反应系统设置有加热箱,可以保证加热管内部温度的稳定,使丙烯酸树脂的合成质量得到有效保障,还设置有冷却管,可以提高冷却管对导料管内部丙烯酸树脂的冷却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丙烯酸树脂反应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印刷用丙烯酸树脂的反应系统。
背景技术
丙烯酸树脂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及其衍生物聚合物的总称,而印刷用的丙烯酸树脂是一种水溶性树脂,呈乳液状,在丙烯酸树脂合成反应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一些反应装置的加热不稳定,会使丙烯酸树脂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还有的对丙烯酸树脂合成后的冷却效率过低,影响了丙烯酸树脂的合成效率,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印刷用丙烯酸树脂的反应系统,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用丙烯酸树脂的反应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一些反应装置的加热不稳定,会使丙烯酸树脂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还有的对丙烯酸树脂合成后的冷却效率过低,影响丙烯酸树脂合成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刷用丙烯酸树脂的反应系统,包括冷凝器、第一电机和冷却箱,所述冷凝器的下端连接有进料口,且进料口的下侧固定有反应主体,并且反应主体的外侧设置有加热箱,所述第一电机的上端连接有反应主体,且反应主体的外侧安装有温度显示器,所述冷却箱的外侧通过蠕动泵与储料箱相连接,所述加热箱的内侧设置有加热器、第二电机和油泵,且加热器和油泵的外侧连接有加热管,所述反应主体的内侧设置有搅拌装置,且反应主体的下侧固定有导料管,所述冷却箱的内侧设置有冷却管。
优选的,所述冷凝器通过进料口与反应主体的内部连通,且反应主体与储料箱上均安装有温度显示器。
优选的,所述加热箱关于反应主体的中心对称设置有两组,且加热箱与反应主体之间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反应主体两侧的加热器和油泵通过加热管相连接,且加热管环绕在反应主体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导料管在冷却箱内侧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冷却管,且导料管与冷却管均呈“S”形,并且导料管与冷却管“S”形的方向相互垂直。
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的上端位于反应主体的内部的中间位置,且搅拌装置的下侧外形与反应主体的下侧外形相吻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印刷用丙烯酸树脂的反应系统设置有冷凝器,可以将反应主体内部生成的蒸汽重新转化为液体参与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反应过程,进而保证了丙烯酸树脂合成反应的质量,在反应主体内还环绕有加热管,保证反应主体的加热性能,在加热管两端还设置有加热箱,可以保证加热管内部温度的稳定,进而保证了加热管对反应主体稳定的加热效果,使丙烯酸树脂的合成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在反应主体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既可以保证丙烯酸树脂正常的合成反应,又可以提高丙烯酸树脂的出料性能,在冷却箱内导料管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冷却管,可以提高冷却管对导料管内部丙烯酸树脂的冷却效率,进而提高了丙烯酸树脂的合成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反应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冷却箱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冷却箱内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德市捷成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英德市捷成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841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锂电正极前驱体材料的高效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反应釜余热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