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拔式后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83857.2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4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唐宝玉;刘泽;翟玉芝;姜振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国联电缆附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533;H01R13/502;H01R13/02;H01R13/648;H01R2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范国锋;刘冬梅 |
地址: | 1101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接头 水平接口 插拔式 绝缘塞 应力锥 本实用新型 接头本体 电缆 外部设备 容纳 安装过程 拆卸方便 长期运行 方形接口 工具施力 竖直接口 外部安装 一端设置 定位件 免维护 抵接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拔式后接头,该后接头包括接头本体(1)、绝缘塞(3)和应力锥(4),其中,所述接头本体(1)为T形,包括容纳外部设备的水平接口和容纳电缆(11)的竖直接口,所述绝缘塞(3)设置在水平接口内,在所述绝缘塞(3)靠近水平接口外侧的一端设置有方形接口,以便于外部安装工具施力,所述应力锥(4)设置在竖直接口内,其与设置在电缆(11)外部的定位件(7)抵接,使得应力锥(4)在安装过程中不产生位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拔式后接头,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方便,安全性高,能够长期运行免维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低压输电系统中的电缆的插拔式后接头。
背景技术
插拔式后接头,主要应用于环网柜、电缆分支箱的主网系统或箱变的环网系统,作为进出电缆的连接。其可连接母线排,亦可通过连接插拔式前接头进行多种组合连接,形成多回路,是国家电网电力输送过程中的电缆插拔接中不可缺少的部件。
目前,插拔式后接头主要采用预制式结构,包括带电可触摸式和带电不可触摸式。其中,带电可触摸式插拔式后接头的主体件被覆层为三层结构,最内层为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屏蔽层,中间层为硅橡胶或三元乙丙橡胶主绝缘层,最外层也为半导体制成的屏蔽层,以确保外屏蔽层接地保持零电位;带电不可触摸式插拔式后接头仅包括两层结构,为内层的半导体屏蔽层和绝缘层,不包括最外层的半导体屏蔽层,带电时不可触摸。
在带电可触摸式和带电不可触摸式插拔式后接头中,构成绝缘层的绝缘材料一般采用三元乙丙(EPDM)橡胶或固体硅橡胶材料。其中,EPDM为可燃性材料,材质偏硬,在热胀冷缩的情况下容易与内界面分离,发生爬电现象而燃烧;同时,防潮防水及抗老化的性能也较弱,达不到长期运行免维护的要求。而固体硅橡胶材料也存在材质偏硬,容易发生爬电易燃烧的现象。
除此之外,现有的插拔式后接头中的应力锥直接套置于电缆连接端剥落处的绝缘层和屏蔽层上,一端抵接缠绕于电缆屏蔽层上的半导电带所形成的凸块,依靠该半导电带凸块来定位。然而,该半导电带凸块需要靠人工缠绕半导电带形成,不仅安装过程复杂,定位效果也较差。在安装的过程中,半导电带层与层之间易产生移位,形成不规则台阶,导致安装接头本体时应力锥受轴向力作用随之移位,从而造成应力疏散失效以及应力锥与接头本体截面接触长度缩短产生漏电现象,引发运行事故,也无法有效解决电缆电场畸变及其导致的电应力集中等问题。
因此,亟需一种绝缘性高、能够长期运行免维护的插拔式后接头,且该后接头能够有效均化电缆接头处的电场强度,拆卸安装方便,安全性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设计出一种插拔式后接头,该后接头包括T形接头本体、绝缘塞和应力锥,所述T形接头本体包括容纳外部设备的水平接口和容纳电缆的竖直接口,所述绝缘塞设置在水平接口内,其靠近水平接口外侧的一端设置有方形接口,便于与扳手配合安装固定;所述应力锥与设置在电缆上的定位件抵接,使得应力锥在安装过程中不产生位移,与电缆能够紧密接触,从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拔式后接头,其中,所述接头本体1为T形,包括容纳外部设备的水平接口和容纳电缆11的竖直接口,
所述绝缘塞3设置在水平接口内,在所述绝缘塞3靠近水平接口外侧的一端设置有方形接口,以便于外部安装工具施力,
所述应力锥4设置在竖直接口内,其与设置在电缆11外部的定位件7抵接,使得应力锥4在安装过程中不产生位移,
所述定位件7设置为可开启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插拔式后接头,结构简单,尺寸小,适合环网柜和电缆分支箱等空间小的要求,安装和拆卸方便,易于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国联电缆附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国联电缆附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838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弯曲片簧
- 下一篇:一种新型连接器的五金插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