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更换水渣蒸汽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83668.5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2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贺鑫杰;林祥海;范志刚;郑明;苏莉;何强;尹晓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08 | 分类号: | C21B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杨柳岸 |
地址: | 400013***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渣 蒸汽回收装置 枝干 蒸汽 主干 本实用新型 可更换 枝条 安装组件 平面结构 冶金工业 运行成本 蒸汽排气 装置结构 可拆卸 排放量 排汽筒 树状体 回收率 投资 建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更换水渣蒸汽回收装置,属于冶金工业技术领域,所述水渣蒸汽回收装置由主干、枝干和枝条组成一个具有平面结构的树状体,主干上设有用于将其可拆卸地固定于水渣蒸汽排汽筒上的安装组件,且主干在插入水渣蒸汽排气筒内的一端上设置多个枝干,枝干上设置若干个枝条。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安装和更换方便,可以显著降低水渣蒸汽的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水渣蒸汽中水的回收率,降低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工业技术领域,涉及高炉炉渣处理系统中水渣蒸汽回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更换水渣蒸汽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高炉冶炼生产普遍采用水渣工艺,高温炉渣经水冲制后会形成大量蒸汽,现有工艺中,水渣蒸汽主要通过排汽筒排向高空,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且由于水渣蒸汽呈弱酸性,排向高空后若遇冷形成水滴滴落,会对周围的设备和钢结构造成腐蚀和破坏。目前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减少水渣蒸汽的排放和实现水渣蒸汽中水的回收:喷水冷却、换热器冷却、在排汽筒内设固定冷却板等。但是,喷水冷却回收和换热器冷却回收方式均需要增加占地和大量的一次性建设投资,且在生产运行时还有不菲的运行成本;在排汽筒内设固定冷却板,若水渣蒸汽中的渣棉吸附在冷却板上且不断积聚,会堵塞水渣蒸汽的主要排放通道,使水渣蒸汽在排汽筒的底部开孔处外溢,而清理固定冷却板上的渣棉又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更换水渣蒸汽回收装置,以降低水渣蒸汽的排放量,提高水渣蒸汽中水的回收率,降低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更换水渣蒸汽回收装置,所述水渣蒸汽回收装置由主干、枝干和枝条组成一个具有平面结构的树状体,所述主干上设有用于将其可拆卸地固定于水渣蒸汽排汽筒上的安装组件,且主干在插入水渣蒸汽排气筒内的一端上设置多个所述的枝干,所述枝干上设置若干个所述的枝条。
进一步,多个枝干沿着主干径向对称、轴向间隔设置呈两列多排分布结构,且单列多排的枝干的长度由靠近筒壁一侧向远离筒壁一侧逐次缩短;若干个枝条沿着枝干径向对称、轴向间隔设置呈两排多列分布结构;所述树状体还包括在枝条上设置的若干个细枝,若干个细枝沿着枝条径向对称、轴向间隔设置呈两列多排分布结构。
进一步,所述树状体由耐酸性腐蚀材料制成;所述主干、枝干、枝条和细枝的断面均为圆柱形结构,且四者直径逐次降低;所述枝干和细枝的形状为直状或弧状。
进一步,所述安装组件由限位挡板、活动支撑板、活动挡板、紧固件组成,所述主干上固定安装有与水渣蒸汽排气筒的内壁相接触的所述限位挡板,其上相对于限位挡板与枝干异侧依次套设有所述活动支撑板和活动挡板,且两者可沿主干轴向滑动、径向旋转,并由所述紧固件与限位挡板配合将两者固定于水渣蒸汽排气筒上,所述水渣蒸汽排气筒上开设有用于通过限位挡板、容纳活动支撑板及阻挡活动挡板的通孔。
进一步,所述限位挡板、活动支撑板和活动挡板均为矩形板,所述通孔为矩形孔,且通孔的高度大于最长枝干的长度、小于活动挡板的高度,通孔的宽度大于限位挡板和活动支撑板的宽度、小于限位挡板的长度和活动挡板的宽度;所述紧固件包括垫圈和螺母,所述主干上设有与螺母相适配的螺纹。
进一步,所述主干上在背离枝干的背离端端部还设有用于转动主干的把手,所述把手为平面结构,且与树状体相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水渣蒸汽回收装置放置在水渣蒸汽排汽筒内,蒸汽在上升过程中与水渣蒸汽回收装置上呈树枝状的主要功能结构接触后,会吸附在其表面并迅速形成小水滴,小水滴积聚后会形成大水滴,进而在重力的作用下滴落;
2)水渣蒸汽回收装置的主干长度约为水渣蒸汽排汽筒半径的一半,具体长度可适当调整,不会堵塞水渣蒸汽的主要排放通道,不会造成水渣蒸汽在排汽筒的底部开孔处外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836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炼铁高炉煤节能环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