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酶一酵理疗液生产系统中的保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82020.6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1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精准医疗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40 | 分类号: | C12M1/40;C12M1/34;C12M1/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圣荣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级 保温结构 恒温循环 生产系统 酶解罐 水箱 原料预混罐 搅拌机构 空腔结构 酶解装置 出水管 进水管 理疗液 输水泵 内腔 本实用新型 高效反应 混合原料 结构顶端 连接空腔 酶解反应 出料口 密闭 泵入 底端 酶解 预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酶一酵理疗液生产系统中的保温结构,所述生产系统包括第一级酶解装置,第一级酶解装置包括第一级酶解罐、设于第一级酶解罐内的第一搅拌机构、原料预混罐和设于原料预混罐内的第二搅拌机构,原料预混罐设有将混合原料导入第一级酶解罐的出料口,第一级酶解罐包括内腔和外壳,内腔与外壳之间为密闭的空腔结构,保温结构包括恒温循环水箱、第一输水泵、第一进水管和出水管,第一输水泵将恒温循环水箱内的热水通过第一进水管从空腔结构的底端泵入,并通过连接空腔结构顶端的出水管循环回流入恒温循环水箱中。采用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使酶解反应一直处于高效反应的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产设备保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酶一酵理疗液生产系统中的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在某些病痛治疗过程中需要用到理疗液液,针对市场的需求,理疗液的大规模生产迫在眉睫。
在三酶一酵理疗液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酶解反应罐进行保温处理,使其能够一直处于合适的温度范围,便于反应的高效进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酶一酵理疗液生产系统中的保温结构,目的是便于第一级酶解装置的保温,使酶解反应高效的进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三酶一酵理疗液生产系统中的保温结构,所述生产系统包括第一级酶解装置,所述第一级酶解装置包括第一级酶解罐、设于第一级酶解罐内的第一搅拌机构、原料预混罐和设于原料预混罐内的第二搅拌机构,原料预混罐设有将混合原料导入第一级酶解罐的出料口,所述第一级酶解罐包括内腔和外壳,内腔与外壳之间为密闭的空腔结构,所述保温结构包括恒温循环水箱、第一输水泵、第一进水管和出水管,第一输水泵将恒温循环水箱内的热水通过第一进水管从空腔结构的底端泵入,并通过连接空腔结构顶端的出水管循环回流入恒温循环水箱中。
所述恒温循环水箱内设有液位传感器,且恒温循环水箱通过第二进水管与外接水源连接,第二进水管上设有单向进水阀。
所述恒温循环水箱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第一输水泵电连接。
所述第一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搅拌电机、第一搅拌轴和第一搅拌叶片,第一搅拌电机通过第一搅拌轴与第一搅拌叶片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机构包括第二搅拌电机、第二搅拌轴和第二搅拌叶片,第二搅拌电机通过第二搅拌轴与第二搅拌叶片连接。
所述第一级酶解罐上设有盐酸存储罐,盐酸存储罐内设有调节第一级酶解罐内pH值的稀盐酸。
所述第一级酶解罐的底端内部设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内设有一级酶解液超滤膜。
所述过滤腔为倒梯形过滤腔。
微生物酶解装置包括唾液淀粉酶发酵罐体、胃蛋白酶发酵罐体和胰蛋白酶发酵罐体,分别通过唾液淀粉酶输送管、胃蛋白酶输送管及胰蛋白酶输送管连接至原料预混罐、第一级酶解罐的酶解腔和第二级酶解装置,所述原料预混罐的出料口与第一级酶解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三酶一酵理疗液生产系统中的保温结构,采用合理的结构设计,便于对将第一级酶解罐进行水浴保温操作,通过水浴保温,能够更好的控制反应温度,能够使酶解反应一直处于高效反应的状态。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精准医疗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精准医疗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820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