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循环式MBR膜生物反应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280405.9 | 申请日: | 2018-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35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 发明(设计)人: | 闫华;席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思威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为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8 | 代理人: | 王加岭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江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膜组件 本实用新型 生物反应器 循环水出口 循环水入口 内循环式 曝气管 生物泥 填料层 循环泵 底座 体内 管路连接 净化效果 矩形壳体 壳体顶部 壳体下部 清洗效果 清洗药剂 循环水流 反应器 出气嘴 出水口 进水口 内循环 排泥口 填充层 投药口 壳体 投放 积累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循环式MBR膜生物反应器。该反应器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矩形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膜组件,所述膜组件下侧设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下侧设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下侧设有多个出气嘴,所述壳体下部设有进水口,其上部设有出水口和循环水入口,所述壳体顶部设有投药口,所述壳体底部设有排泥口和循环水出口,所述循环水出口通过管路连接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循环水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内循环机构,使生物泥在壳体内分布的较为均匀,净化效果提高,在循环水流的作用下,生物泥不易在膜组件和填充层上过分积累,避免造成水流不畅,投放清洗药剂后的清洗效果也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循环式MBR膜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膜生物反应器为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之新型态废水处理系统。以膜组件取代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提高生物处理有机负荷,从而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剩余污泥量。主要利用沉浸于好氧生物池内之膜分离设备截留槽内的活性污泥与大分子有机物。现有的膜生物反应器生物泥容易沉淀在壳体的底部、膜组件上、曝气管内及填充层上积累过多,造成生污泥在壳体内分布不均匀,净化效果低下,且容易造成排水不畅,增加清洗药剂的投放频率,且当壳体内的生污泥过多时,排泥作业不便,不便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内循环式MBR膜生物反应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循环式MBR膜生物反应器,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矩形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膜组件,所述膜组件下侧设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下侧设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下侧设有多个出气嘴,所述壳体下部设有进水口,其上部设有出水口和循环水入口,所述壳体顶部设有投药口,所述壳体底部设有排泥口和循环水出口,所述循环水出口连接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出口与所述循环水入口连接,所述壳体内还水平设有循环布水管,所述循环布水管与循环水入口连接,其下侧设有多个布水孔。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底部呈锥形状,所述排泥口设置在壳体底部的中心。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内侧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侧设有多个定位销,所述膜组件下侧设有与定位销配合的定位孔,所述膜组件设置在隔板上侧。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一侧设有检修门。
作为优选,所述填料层内填充有活性炭或多孔陶瓷。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内循环机构,使生物泥在壳体内分布的较为均匀,净化效果提高,在循环水流的作用下,生物泥不易在膜组件和填充层上过分积累,避免造成水流不畅,投放清洗药剂后的清洗效果也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循环式MBR膜生物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思威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思威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804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孔曝气器的止回装置
- 下一篇:厌氧反应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