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絮凝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280381.7 | 申请日: | 2018-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54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 发明(设计)人: | 钟小燕;周辉;李斯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联合金山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絮凝 絮凝板 高效絮凝 排出 堆积 技术方案要点 本实用新型 表面设置 底部侧壁 对称设置 反应效率 絮凝反应 絮凝效率 匀速旋转 转动连接 分配板 环内壁 进液管 喷液口 驱动件 中轴线 侧壁 冲刷 封盖 筒体 粘结 向心力 环绕 残留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絮凝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具有生成的絮物不容易在分配板上堆积,易于排出,能够提高整体絮凝效率的优点的高效絮凝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筒体内转动连接有环形的絮凝环,絮凝环内壁上设有若干个环绕絮凝环中轴线设置的絮凝板,絮凝板朝向地面倾斜并带有电流,筒体底部侧壁上设有对称设置的进液管,絮凝环的侧壁上还设有若干个朝向絮凝板表面设置的喷液口,封盖上还设有用于带动絮凝环匀速旋转的驱动件,在旋转产生的向心力以及水流的冲刷作用下,絮凝反应后的杂质不容易残留粘结在絮凝板上,且不易产生堆积,易于排出,能够大大提高整体的反应效率,减少反应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絮凝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絮凝装置。
背景技术
絮凝是指使水或液体中悬浮微粒集聚变大,或形成絮团,从而加快粒子的聚沉,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这一现象或操作称作絮凝。
微粒表面带有同种电荷,在一定条件下闪相互排斥而稳定。双电层的厚度越大,则相互排斥的作朋力就越大,微粒就越稳定,在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种电解质,可能巾和微粒表面的电荷,降低表面带电量、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使微粒间的斥力下降,出现絮状聚集,但振摇后可重新分散均匀。
通常絮凝的实施靠添加适当的絮凝剂,其作用是吸附微粒,在微粒间“架桥”,从而促进集聚。胶乳工业中,絮凝是胶乳凝固的第一阶段,是一种不可逆的聚集。絮凝剂通常为铵盐一类电解质或有吸附作用的胶质化学品。一般离子价数越高,絮凝作用越强,因此人们开发出电絮凝装置进行絮凝操作。
目前,公开号为CN20244035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絮凝装置,它包括含有絮凝腔的壳体(1),壳体的下段为下锥式圆锥体(1b),上段为圆筒体(1c),下锥式圆锥体(1b)的底部有进水口(2),底端部有排泥口(3),圆筒体(1c)的上部有出水口(4),壳体的絮凝腔(1a)内设置由若干层带有通孔的分配板组成的组合式碟形絮凝构件(5),所述组合式碟形絮凝构件与壳体连接;组合式碟形絮凝构件(5)的若干分配板(501)包括斜状通孔分配板(501a)和竖状通孔分配板(501b)。
这种高效絮凝装置虽然可实现水流中的颗粒充分聚集,提高絮凝效果,但是由于分配板水平设置,絮凝后产生的颗粒容易吸附并堆积在分配板上,影响絮物的生成和排出,从而降低絮凝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絮凝装置,其具有生成的絮物不容易在分配板上堆积,易于排出,能够提高整体絮凝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效絮凝装置,包括圆柱形状的筒体、设于筒体底部呈半椭圆形状的封头和设于筒体顶部的封盖,筒体内转动连接有环形的絮凝环,絮凝环内壁上设有若干个环绕絮凝环中轴线设置的絮凝板,絮凝板朝向地面倾斜设置并带有电流,筒体底部侧壁上设有对称设置的进液管,絮凝环的侧壁上还设有若干个朝向絮凝板表面设置的喷液口,封盖上还设有用于带动絮凝环匀速旋转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液管向筒体内输送带有杂质的水流,由于絮凝板上带有电流,污水中的杂质能够较快地完成絮凝反应。此时絮凝完成的杂质大多依附在絮凝板上。驱动件带动絮凝环匀速旋转,同时絮凝板随着絮凝环匀速旋转,产生一定的向心力,就能够将絮凝的杂质向中间位置甩出,防止絮凝后的杂质粘结在絮凝板上。另一方面。喷液口能够产生水流,而喷液口朝向絮凝板设置,产生的水流能够对絮凝板的上下表面进行冲刷,从而将絮凝板上的杂质冲下。
如此在旋转产生的向心力以及水流的冲刷作用下,絮凝反应后的杂质不容易残留粘结在絮凝板上,且不易产生堆积,易于排出,能够大大提高整体的反应效率,减少反应时间。
进一步设置:絮凝板呈扇形设置,并关于絮凝环的中轴线对称,絮凝环中间位置留有用于排水的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联合金山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联合金山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803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厂污水池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加药搅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