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摇式自行车内置打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280189.8 | 申请日: | 2018-0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31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 发明(设计)人: | 何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小平 |
| 主分类号: | B62K19/42 | 分类号: | B62K19/42;B60C2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筒 鞍座支撑 推杆 外缸 气压传感器 通气软管 注气嘴 手摇式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 打气装置 曲轴摇把 出气口 内置 下端 单向进气阀门 管道固定架 动力装置 管道固定 活塞配合 简化装置 节省空间 轮胎气压 外缸内壁 弹簧 垫板 管内 转轴 打气 回复 外围 安置 配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摇式自行车内置打气装置,包括鞍座支撑管、气筒外缸、通气软管、管道固定架、注气嘴和气压传感器,所述鞍座支撑管鞍座支撑管内设有气筒外缸,气筒外缸内壁之间设有推杆,推杆上设有回复垫板,推杆外围设有弹簧,推杆上方设有凸轮,凸轮的转轴前端设有曲轴摇把,气筒外缸下端设有单向进气阀门,气筒外缸底部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下端设有通气软管,鞍座支撑管右侧设有管道固定夹,通气软管末端设有注气嘴,注气嘴中设有气压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采用凸轮配合曲轴摇把作为动力装置能够简化装置提高效率,并将活塞配合装置安置在鞍座支撑管内节省空间,在打气时能够用气压传感器控制轮胎气压保证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配件,具体是一种手摇式自行车内置打气装置。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交通工具。因为具有绿色节能、方便快捷和健康环保等优点,自行车一直都饱受各个年龄层的消费者所喜爱。随着如今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自行车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特别是作为户外运动休闲的专业自行车的山地车和公路车。
在人们进行户外远足时,经常会遇到出行时忘记给轮胎打气的问题,轮胎的气压不足会导致骑行费力、轮胎损耗较大和减震效果较差等问题。
现行的技术中,自行车的便携式打气筒多采用独立小型打气筒,通过固定装置安放在自行车上,因为连接方式活动,所以容易被不懂事的儿童或一些公德心较差的成年人拿走,同时在放置时会导致骑行时不够方便,容易影响骑行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摇式自行车内置打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摇式自行车内置打气装置,包括鞍座支撑管、气筒外缸、通气软管、管道固定架、注气嘴和气压传感器,所述鞍座支撑管上端设置有鞍座,所述鞍座支撑管右侧设置有后座架,所述鞍座支撑管的管道内设置有气筒外缸,所述气筒外缸内壁之间的空腔中滑动契合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上端设置有回复垫板,所述推杆外围设置有弹簧,所述推杆上方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的转轴前端位于所述鞍座支撑杆前侧焊接设置有曲轴摇把,所述气筒外缸下端设置有单向进气阀门,所述气筒外缸底部中央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下端连接设置有通气软管,所述鞍座支撑管右侧外壁铆接设置有管道固定夹,所述通气软管末端连接设置有注气嘴,所述注气嘴中安置设置有气压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筒外缸为金属缸体,所述气筒外缸的外壁和所述鞍座支撑管的内壁焊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杆为下端固定有橡胶垫圈的合金圆柱体,所述推杆和所述气筒外缸形成活塞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回复垫板为中心开有和所述推杆尺寸相同孔的金属圆片,所述回复垫板中心孔套在所述推杆外围上端且和所述推杆焊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气筒外缸和所述回复垫板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凸轮为一端圆弧较大一端弧线尖锐的凸轮,所述凸轮通过转轴偏心径向转动设置在所述鞍座支撑管内上部,所述凸轮下端和所述推杆上端活动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单向进气阀门和所述气筒外缸连接处安装有回复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道固定夹由通过扭转弹簧配合转动杆连接的一对弧形板组成,所述管道固定夹的一对弧形板通过转动杆转动连接并在扭转弹簧作用下相对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注气嘴内壁攻有螺纹,所述注气嘴内设有单向出气的单向阀,所述注气嘴的内螺纹和轮胎的打气孔相互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小平,未经何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801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及其车架
- 下一篇:一种新型摇臂式的避震前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