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跟踪阳光的太阳能板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80001.X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6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胡德良;林晓云;赵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鼎阳绿能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32 | 分类号: | H02S20/32;H02S30/10;H02S40/22;F24S25/20;F24S25/617;F24S30/20 |
代理公司: | 江阴义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王威钦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边框架 反光部件 太阳能板支架 本实用新型 光敏二极管 太阳能支架 关节轴承 升降部件 自动跟踪 象限 接入控制电路 矩形阵列布置 农业设备 自动追光 光伏板 矩形框 反射 遮挡 光照 土地 | ||
1.自动跟踪阳光的太阳能板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边框架,每个边框架由若干个矩形框以矩形阵列布置而成,边框架的中部连接在关节轴承上,边框架以关节轴承处为中心被划分成四个象限,每个象限内的边框架上设置一个光敏二极管,四个光敏二极管均接入控制电路;边框架通过设置在四角上的升降部件安装在太阳能支架待安装面上;所述太阳能支架还包括设置在边框架一侧的反光部件,每个边框架对应设置一个反光部件,反光部件用于将光照反射至被光伏板遮挡的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跟踪阳光的太阳能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部件为一块表面设置反光镀膜的塑料板,塑料板通过至少一根支柱固定在太阳能支架待安装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跟踪阳光的太阳能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板为一块弧面板或为由两块呈夹角设置的板构成,弧面板或两块呈夹角设置的板用于将光照反射至被光伏板遮挡的区域以及光伏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跟踪阳光的太阳能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个边框架的形状、尺寸相同,若干个边框架以矩形阵列布置;所述升降部件由固定柱及活动柱构成,固定柱中部设置活动柱滑槽,固定柱通过安装件安装在太阳能支架待安装面上,每个边框架的四个活动柱通过四根同步杆固定连接,同步杆连接在活动柱上靠近顶端处,活动柱的顶端固定连接在边框架的下表面上,不同边框架的两个相邻活动柱上均固定连接绳索,两根绳索的另一端通过定滑轮后粘接而成一根拉动绳,定滑轮设置在定滑轮支架上,定滑轮支架位于不同边框架的两个相邻活动柱之间,定滑轮支架安装在太阳能支架待安装面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跟踪阳光的太阳能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支架待安装面为种植耕地的泥土面或建筑水泥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跟踪阳光的太阳能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支架待安装面为种植耕地的泥土面;所述固定柱通过柱底端的三角爪或螺旋安装件安装固定在泥土面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跟踪阳光的太阳能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爪为三根铰接在固定柱底端的插杆。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跟踪阳光的太阳能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安装件由丝杆以及与丝杆适配的螺母构成,所述固定柱的下部设有盲孔,孔侧壁设有与丝杆表面螺纹适配的内螺纹,螺母转动设置在固定柱的下端,丝杆的底端为用于插入泥土面的尖头状。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跟踪阳光的太阳能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及定滑轮支架的底端转动连接滚轮,固定柱及定滑轮支架通过滚轮可在太阳能支架待安装面上移动;固定柱及定滑轮支架的底端还铰接滚轮的刹车板,刹车板位于滚轮上方,刹车板的面向滚轮的一面上设置刹车凸起,刹车凸起与刹车板一体成型。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跟踪阳光的太阳能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由光伏板构成的主电池、第一直流驱动电机以及第二直流驱动电机,第一直流驱动电机两端分别串接第一继电器开关和第二继电器开关,且两继电器开关在两继电器的线圈同步失电时连通于主电池同一极,而同步得电时均连通于主电池另一极处;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彼此并联;第一继电器所在并联支路上串接第一光敏二极管,第二继电器所在并联支路上串接第二光敏二极管,且第一光敏二极管和第二光敏二极管的串接截止方向彼此反向;第二直流驱动电机两端分别串接第三继电器开关和第四继电器开关,且两继电器开关在两继电器的线圈同步失电时连通于主电池同一极,而同步得电时均连通于主电池另一极处;第三继电器和第四继电器彼此并联;所述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及第四继电器均为延时动作继电器,第三继电器所在并联支路上串接第二光敏二极管,第四继电器所在并联支路上串接第四光敏二极管,且第二光敏二极管和第四光敏二极管的串接截止方向彼此反向;第一直流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贯穿电机设置,其两端分别位于第一象限下和第二象限下,且电机轴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驱动杆;第二直流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贯穿电机设置,其两端分别位于第二象限和第四象限下,且电机轴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驱动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鼎阳绿能电力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鼎阳绿能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8000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