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燃煤锅炉脱硝改造后尾部烟道积灰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77922.0 | 申请日: | 201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7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井新经;李杨;张奔;王宏武;周元祥;王勇;周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L1/00 | 分类号: | F23L1/00;F23N3/00;F23J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43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省煤器出口 积灰 热一次风 本实用新型 空气预热器 旁路风道 燃煤锅炉 竖直烟道 送风管道 尾部烟道 烟道 灰斗 喷入 脱硝 热一次风管道 空预器出口 进口烟道 矩形喷口 气体流速 水平烟道 狭窄空间 风管道 拐弯处 施工量 竖直段 水平段 干灰 外接 改造 气力 升高 携带 投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燃煤锅炉脱硝改造后尾部烟道积灰的装置,包括省煤器出口竖直烟道、送风管道、热一次风管、空气预热器以及设置在省煤器出口水平烟道末端的灰斗;热一次风管上外接一个旁路风道,旁路风道通过送风管道与省煤器出口竖直烟道相连通;热一次风管和进口烟道均与空气预热器相连。本实用新型在空预器出口热一次风管道上接出一个旁风管道,将热一次风通过布置在省煤器出口易积灰位置烟道的矩形喷口喷入,喷入的热一次风会导致干松积灰区域的气体流速升高,气力携带干灰至后续烟道处的灰斗处,从可以防止省煤器出口竖直段转水平段拐弯处出现积灰。本实用新型结构尺寸较小,易于在狭窄空间内安装,同时性能安全可靠;施工量和投资均较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燃煤锅炉脱硝改造后尾部烟道积灰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役燃煤机组为保证燃煤锅炉NOx排放达到国家环保标准,基本都采用在锅炉尾部烟道增加脱硝装置的技术手段。但由于现役机组最初设计时并未考虑脱硝装置的布置空间,因此进行脱硝改造时一般是在省煤器出口布置一段较长的水平直管段烟道,然后烟道转弯向上一段高度再进入脱硝装置。脱硝装置的入口一般要高出水平直管段10m以上,因此烟气中的灰分在由水平段转向或向上流动时,粗颗粒的灰分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分离下来,从而落在烟道内。因此该水平段烟道内的积灰量大大增加,为清理这部分积灰一般会在靠近脱硝装置的水平段转竖直段的弯道下方加装灰斗,以减少水平烟道内的积灰,但在部分电厂实际运行中发现,省煤器出口竖直段转水平段的弯头内积灰较多,例如在某600MW燃煤机组停机检修期间发现该处积灰多达300~400t,导致机组省煤器出口至脱硝入口烟气阻力增大,同时停机检修期间人工清灰工作量较大,且工作空间狭窄导致清灰难度较大。针对该问题传统的处理方式是在容易积灰的烟道部位加装灰斗,但该方式普遍存在以下两个缺点:(1)布置困难,由于之前该烟道水平段转竖直向上段的弯道下方已经加装灰斗,导致此处布置灰斗以及落灰管道需要的施工空间不足;(2)新的灰斗所需施工量和投资均较大,需要设计新仓泵和输灰管道等设施。因此,针对此区域的积灰采用传统的处理方式是不合理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防止燃煤锅炉脱硝改造后尾部烟道积灰的装置,该装置能够解决燃煤机组脱硝改造后锅炉省煤器出口竖直段转水平段弯道处积灰较多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防止燃煤锅炉脱硝改造后尾部烟道积灰的装置,包括省煤器出口竖直烟道、送风管道、热一次风管、空气预热器以及设置在省煤器出口水平烟道末端的灰斗;热一次风管上外接一个旁路风道,旁路风道通过送风管道与省煤器出口竖直烟道相连通;热一次风管和进口烟道均与空气预热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
旁路风道上设置有用于对进入送风管道的热一次风流量进行调节的气动调节阀。
在省煤器出口竖直烟道上靠近水平烟道,并且在炉膛宽度方向上布置有一排矩形喷口,热一次风通过矩形喷口喷入竖直烟道转水平烟道的拐角处。
每个矩形喷口的长度b为10~20mm,长度c为50~80mm。
送风管道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D为10°~4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空预器出口热一次风管道上接出一个旁风管道,将热一次风通过布置在省煤器出口易积灰位置烟道的矩形喷口喷入,喷入的热一次风会导致干松积灰区域的气体流速升高,气力携带干灰至后续烟道处的灰斗处,从可以防止省煤器出口竖直段转水平段拐弯处出现积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同时不需要经常维护;装置结构尺寸较小,易于在狭窄空间内安装,同时性能安全可靠;施工量和投资均较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779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生物质炉的燃烧筒
- 下一篇:一种自吸式生物颗粒燃烧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