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绿植陶砖及绿植墙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276362.7 | 申请日: | 2018-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8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 发明(设计)人: | 梁俏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俏芹 |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 地址: | 527200 广东省云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陶砖 种植槽 连通孔 连通 本实用新型 连通腔 上腔体 下腔体 墙体 上开口 水平板 下开口 内部设置 土壤流失 侧壁 堆叠 分隔 水资源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绿植陶砖,包括陶砖本体和种植槽,所述陶砖本体内部设置有连通腔,所述连通腔中设置有一水平板,所述水平板将所述连通腔分隔成相互隔绝的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陶砖本体的顶部开有上开口,所述上开口与所述上腔体连通,所述陶砖本体的底部开有下开口,所述下开口与所述下腔体连通,所述种植槽设置于所述陶砖本体的侧面,所述陶砖本体朝向所述种植槽的侧壁上开有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分别连通所述上腔体和所述种植槽,所述第二连通孔分别连通所述下腔体和所述种植槽。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由上述绿植陶砖堆叠形成的绿植墙体。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的绿植墙体存在水资源浪费、土壤流失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陶砖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植陶砖及绿植墙体。
背景技术
植物墙是用绿色植物编植成的墙体,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对生长环境的超强自适应能力,使自然界中栖息于平地上的植物永久地生长于垂直的建筑墙面,为建筑设计和建筑装饰提供一种新型的有机生态材料。人们根据不同的环境要求,设计出了造型各异,高低错落,环境和谐的墙体造型,经过精心设计及培植,再装饰以墙顶适合植物生长的灯具,使植物墙更显美观。植物种植采用散植、丛植等自然式种植,形成疏密有度、障透有序和高低错落的立体群落层次结构,促进植物墙生态系统自维机制和生物多样性的提高。
现有的植物墙相对于平地种植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在于难以对墙体上的植物进行浇灌,浇灌过程主要通过水枪喷洒,大部分的水分不能被植物吸收,直接掉落,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同时水枪喷洒容易带走植物底部的土壤,造成养分流失,使得现有的植物墙不具有太高的实用性,仅适用于一些攀墙植物的种植,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绿植陶砖及绿植墙体,以解决现有的绿植墙体存在水资源浪费、土壤流失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绿植陶砖,该绿植陶砖能够较好的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能够避免土壤养分的流失,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一种绿植陶砖,包括陶砖本体和种植槽,所述陶砖本体内部设置有连通腔,所述连通腔中设置有一水平板,所述水平板将所述连通腔分隔成相互隔绝的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陶砖本体的顶部开有上开口,所述上开口与所述上腔体连通,所述陶砖本体的底部开有下开口,所述下开口与所述下腔体连通,所述种植槽设置于所述陶砖本体的侧面,所述陶砖本体朝向所述种植槽的侧壁上开有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分别连通所述上腔体和所述种植槽,所述第二连通孔分别连通所述下腔体和所述种植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通孔和所述第二连通孔的数量均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一连通孔呈水平方向间隔排列,所述多个第二连通孔呈水平方向间隔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陶砖本体呈长方体状。
一种绿植墙体,由上述的绿植陶砖堆叠形成。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具有连通腔的陶砖本体,通过陶砖本体的堆叠连接能够形成较为稳固的绿植墙体,设置于所述陶砖本体侧壁的种植槽用于填充土壤以种植植物,进行浇水时,只需从所述上开口浇水,水流流入所述上腔体中,再由所述上腔体通过所述第一连通孔流入所述种植槽中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水分,多余的水分则由所述第二连通孔流入下腔体中,由所述下开口流出,当所述绿植陶砖相互堆叠形成绿植墙体时,顶部的绿植陶砖多余的水分则流入底部的绿植陶砖中,实现多级利用,能够较大程度的节约水资源,同时避免土壤养分的流失,同时所述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也是种植槽与外界大气交换空气的气孔,能够适用于多种植物种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绿植陶砖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俏芹,未经梁俏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763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养分精确补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测定树木根系生长状况的引根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