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厂污水池搅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276040.2 | 申请日: | 2018-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54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 发明(设计)人: | 雷振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兴和县山河特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1365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水口 搅拌板 搅拌池 搅拌装置 过滤孔 搅拌杆 污水池 钢厂 本实用新型 污水 间隔距离 搅拌杆轴 实际需求 絮状沉淀 纵向排列 放射状 贯穿孔 交错状 排污口 下端面 上端 排出 相等 沉淀 切合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厂污水池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池、搅拌杆以及排污口,其通过将搅拌板基于搅拌杆轴向呈放射状纵向排列有十个,且搅拌板上设置有间隔距离相等的贯穿孔,使此实用新型结构在工作时,搅拌板在搅拌杆的配合下可以全方面的对搅拌池的内部进行搅拌混合;通过将搅拌板设置与第一吸水口以及第二吸水口呈相互交错状,且第二吸水口内部的过滤孔小于第一吸水口内部的过滤孔,使此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搅拌池内部有絮状沉淀时,污水的清理方便;通过将第一吸水口设置在第二吸水口的上端,第二吸水口的下端面设置在搅拌池的三分之一高度上,使此实用新型结构进行沉淀后的污水排出时,切合实际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搅拌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厂污水池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现实生产中的钢厂污水的处理方法多数是运用混凝处理法,这种方法是钢厂污水必须提前经过聚合氯化铝混凝后,再添加非离子长效絮凝剂溶解液,这样很快就会絮凝沉淀,在水中可以明显看到絮团,通过水的透明度可以看到絮团颜色为浅黑色,经过处理的水可以循环利用,减少了工业水使用率,提高生产成本。当这些沉淀物堆积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利用泥浆泵抽取到离心式高速脱水机中,经过处理有的泥浆外运到处理中心,统一销毁,以免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但是钢厂污水在进行沉淀搅拌以及污水中有絮凝沉淀时,现有的搅拌装置很难将两个步骤进行整合处理,难以增加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钢厂污水池搅拌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厂污水池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厂污水池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池、搅拌杆以及排污口,该搅拌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搅拌电机,下端设置于搅拌池的内部,且排污口与搅拌池相连通,该排污口上设置有固定阀门,所述搅拌杆上设置有搅拌板、第一固定板以及第二固定板,该搅拌板朝向搅拌池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圆杆、刮壁板以及扭簧,且固定圆杆与搅拌板固定连接,该扭簧套接于固定圆杆上,且刮壁板通过扭簧与搅拌板弹性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于搅拌板的上端,第二固定板设置于第一固定板和搅拌板两者的下端,该第一固定板的上端面设置有排水管公端,下端设置有第一吸水口,该第一吸水口贯穿第一固定板与排水管公端相连通,且第二固定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吸水口,该第二吸水口贯穿第一固定板以及第二固定板与排水管公端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搅拌板基于搅拌杆轴向呈放射状纵向排列有十个,且搅拌板上设置有间隔距离相等的贯穿孔。
优选的,所述搅拌板与第一吸水口以及第二吸水口呈相互交错状,且第一吸水口以及第二吸水口的下端内部均设置有过滤装置,该第二吸水口内部的过滤孔小于第一吸水口内部的过滤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吸水口设置于第二吸水口的上端,第二吸水口的下端面设置于搅拌池的三分之一高度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搅拌板基于搅拌杆轴向呈放射状纵向排列有十个,且搅拌板上设置有间隔距离相等的贯穿孔,使此实用新型结构在工作时,搅拌板在搅拌杆的配合下可以全方面的对搅拌池的内部进行搅拌混合;通过将搅拌板设置与第一吸水口以及第二吸水口呈相互交错状,且第一吸水口以及第二吸水口的下端内部均设置有过滤装置,该第二吸水口内部的过滤孔小于第一吸水口内部的过滤孔,使此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搅拌池内部有絮状沉淀时,污水的清理方便;通过将第一吸水口设置在第二吸水口的上端,第二吸水口的下端面设置在搅拌池的三分之一高度上,使此使用新型结构进行沉淀后的污水排出时,切合实际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搅拌池、2搅拌杆、3第一固定板、30排水管公端、31第一吸水口、32第二吸水口、4搅拌板、40贯穿孔、41固定圆杆、42刮壁板、43扭簧、5第二固定板、6排污口、61固定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兴和县山河特钢有限公司,未经兴和县山河特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760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