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眼科检查的眼底照相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73343.9 | 申请日: | 201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10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朱永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康捷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3/12 | 分类号: | A61B3/12;A61B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眼底 照相系统 眼底图像 成像模块 图像获取模块 光学图像 控制模块 图像信息 显示面板 眼科检查 照明模块 自动存储功能 本实用新型 检查结果 通讯功能 准确度 检查 调取 医生 诊疗 直观 采集 输出 观察 医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眼科检查的眼底照相系统,包括照明模块、成像模块、图像获取模块和控制模块;照明模块用于为成像模块提供照明;成像模块用于生成患者的眼底光学图像;图像获取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眼底光学图像的图像信息,并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以获取眼底图像;控制模块用于输出眼底图像并控制眼底照相系统各模块的工作。该眼底照相系统包括一显示面板,医生可通过所述显示面板实时、直观地观察到被检查者的眼底图像,缩短了检查时间,提高了检查效率和检查结果的准确度,同时提高了医生的诊疗效率和医疗质量,且所述眼底照相系统具备通讯功能和自动存储功能,便于专家会诊和后续调取所述眼底图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眼科检查的眼底照相系统。
背景技术
眼底相机属于医学成像领域,用于获取人眼视网膜图像,以便眼科医生检查眼底病或者辅助眼科医生判断其它器官的病情。由于眼底的血管是人体唯一可以通过体表直接观察到的血管,眼科医生通过眼底相机可以检查眼底的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以及屈光介质是否存在病变,同时还可以通过眼底相机协助对其它系统疾病进行诊断和病情判断,例如通过筛选视网膜照片检测脑梗塞、脑溢血、脑动脉硬化、脑肿瘤、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青光眼、老年化黄斑变性等。越早检测出这些疾病越有利于临床治疗,因此眼底照相机普遍用于临床筛查眼底疾病,成为不可或缺的医疗器械。
传统的眼底相机在操作时,被检查者通过眼底检查镜和光学照明灯进行眼底成像,医生的双眼需要对准一对显微镜才能看到眼底成像,由于医生的双眼在查看眼底成像时,眼睛一直对着显微镜头,操作时间较长,医生极易产生视觉疲劳,会导致诊断结果不够准确;且长时间的检查会造成患者眼睛严重的视觉疲劳,不利于诊断出精确的检查结果。现有较为先进的眼底相机本身也不具备显示功能,因此通常连接一台电脑,在完成拍照后医生需要通过查看电脑屏幕来确认图像,检查消耗时间长,效率低下,此外,现有的眼底相机不具备自动存储功能和通讯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中上述缺陷的用于眼科检查的眼底照相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眼科检查的眼底照相系统,包括照明模块、成像模块、图像获取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照明模块用于为所述成像模块提供照明,包括由右向左依次设置的光源、匀光镜和反光镜;
所述成像模块用于生成患者的眼底光学图像,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设置的头托架、接目物镜、半反半透镜和成像物镜;
所述照明模块和成像模块通过所述半反半透镜连接;
所述图像获取模块包括相连的CCD图像传感器和图像处理单元;
所述CCD图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成像物镜的成像面处,用于采集所述眼底光学图像的图像信息,所述图像处理单元连接所述CCD图像传感器的输出端,用于处理所述图像信息,以获取眼底图像;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的输出端,在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有显示面板、数据存储器、通讯单元和控制台,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控制台控制所述光源、头托架、CCD图像传感器和显示面板的工作。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在所述反光镜与所述半反半透镜之间还设置有一匀光镜。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CCD图像传感器与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的输入端通过数据线连接。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前置放大器、A/D转换器和图像处理器。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控制台上。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显示面板为LED显示屏或LCD显示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康捷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康捷医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733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