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SUV仪表线插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71140.6 | 申请日: | 2018-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53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智晓红;朱彬;葛炜;王新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H01R13/629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张素庆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接盒 联动杆 仪表 仪表盘 本实用新型 上端 插针 接件 卡槽 线插 圆板 体内 上下开口式盒体 导向作用 良好接触 两端对称 同步运动 限位凸台 下开口 轴固定 横杆 卡块 省时 凸块 凸台 下端 省力 匹配 贯穿 汽车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SUV仪表线插接件,包括仪表线和仪表盘,在仪表线外设有下开口的上插接盒体,在上插接盒体的上端设有限位卡块,在上插接盒体的两侧贯穿设有轴,在轴的两端对称连接有圆板和联动杆,圆板与上插接盒体固定连接,联动杆与轴固定连接,两个联动杆的上端通过横杆相连,联动杆带动仪表线同步运动,在联动杆的下端开有卡槽,在仪表盘上设有下插接盒体,仪表盘的插针位于下插接盒体内,下插接盒体为上下开口式盒体,在下插接盒体内壁的两侧设有限位凸台,限位凸台的前端设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凸块。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具有加固和导向作用,不损插针,保证了仪表线与仪表盘的良好接触,以及汽车性能的稳定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SUV仪表线插接件。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为汽车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SUV汽车,汽车电路较为复杂,因此线束也较多。目前,SUV仪表线与仪表盘连接线在连接时,有32孔线路复杂,由于孔位较多,插线困难,经常出现插接不到位或者插针弯曲等现象,从而造成仪表线与仪表盘接触不良,仪表显示有误,给驾驶员造成困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加固和导向作用,不损插针的SUV仪表线插接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SUV仪表线插接件,包括仪表线和仪表盘,在所述仪表线外设有下开口的上插接盒体和上开口的下插接盒体,在所述上插接盒体的上端设有限位卡块,在所述上插接盒体的两侧贯穿设有轴,在所述轴的两端对称连接有圆板和联动杆,所述圆板与上插接盒体固定连接,所述联动杆与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联动杆的上端通过横杆相连,所述联动杆带动仪表线盘同步运动,在所述联动杆的下端开有卡槽,所述仪表线盘的插针位于下插接盒体内,所述下插接盒体为上下开口式盒体,在所述下插接盒体内壁的两侧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的前端设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凸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具有加固和导向作用,不损插针,保证了仪表线与仪表盘的良好接触,以及汽车性能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下插接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上插接盒体、2-限位卡块、3-扣条、4-波浪延伸段、5-限位凸台、6-横杆、7-下插接盒体、8-限位凸台、9-卡槽、10-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SUV仪表线插接件的实施方式:包括仪表线和仪表盘,在所述仪表线外设有下开口的上插接盒体1和上开口的下插接盒体7,在所述上插接盒体1的上端设有限位卡块2,在所述上插接盒体1的两侧贯穿设有轴3,在所述轴3的两端对称连接有圆板4和联动杆5,所述圆板4与上插接盒体1固定连接,所述联动杆5与轴3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联动杆5的上端通过横杆6相连,所述联动杆5带动仪表线盘同步运动,在所述联动杆5的下端开有卡槽9,所述仪表线盘的插针位于下插接盒体7内,所述下插接盒体7为上下开口式盒体,在所述下插接盒体7内壁的两侧设有限位凸台8,所述限位凸台8的前端设有与卡槽9相匹配的凸块10。
仪表线与仪表盘插接时,将横杆向限位卡块方向拨动,横杆带动联动杆向后运动,联动杆带动轴与仪表线向下运动,从而将仪表线与仪表盘对接,横杆通过限位卡块定位。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具有加固和导向作用,不损插针,保证了仪表线与仪表盘的良好接触,以及汽车性能的稳定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大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711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