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扶手的登舱梯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70616.4 | 申请日: | 2018-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5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亮;王庆东;韩文华;袁亮;朱喜荣;尹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3/00 | 分类号: | B60R3/00;E06C7/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扶手杆 梯架 支撑杆 锁定板 收纳 扶手装置 锁定 弹性销 登舱梯 锁定器 限位座 扶手 铰接 下端 多杆铰接机构 本实用新型 安全保障 垂直固定 可移动地 转动灵活 纵向固定 铰接点 铰接头 上端 伸进 脱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扶手的登舱梯,包括梯架和设置在梯架一侧外的扶手装置,扶手装置包括扶手杆和数根支撑杆,数根支撑杆上端分别与扶手杆下侧对应的扶手杆铰接头铰接,下端分别与固定在梯架一侧外对应的限位座可移动地铰接,扶手杆、数根支撑杆与梯架一侧构成多杆铰接机构。锁定器沿着梯架纵向固定在梯架外侧上,锁定板垂直固定在扶手杆一端上。扶手杆收纳时,锁定器的弹性销头部伸进锁定板中锁定扶手杆。扶手杆展开时,弹性销头部脱离锁定板,数根支撑杆下端分别锁定在对应的限位座中。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好、便于存放、收纳展开快捷且锁定可靠,各铰接点转动灵活,为上下舱人员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方舱或厢式车的登舱梯,尤其是一种可拆卸的登舱梯,属于车辆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以车载方舱或厢式车为代表的特种车辆的应用日益广泛,车载方舱或厢式车需要通过登舱梯进出舱体或厢式车,现有的登舱梯无扶手,人员在登舱过程中没有扶手可抓,若脚踩不稳则易发生滑倒、跌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具有扶手的登舱梯。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具有扶手的登舱梯,包括梯架和设置在梯架一侧外的扶手装置,梯架顶端设有与车辆底盘连接的挂钩;所述扶手装置包括扶手杆、数根支撑杆和锁定器,所述数根支撑杆上端分别与扶手杆下侧铰接,数根支撑杆下端分别与固定在梯架一侧外对应的限位座可移动地铰接,扶手杆、数根支撑杆与梯架一侧构成多杆铰接机构;锁定器沿着梯架纵向固定在梯架外侧上,锁定板垂直固定在扶手杆一端上;扶手杆收纳时,锁定器的弹性销头部伸进锁定板中锁定扶手杆;扶手杆展开时,弹性销头部脱离锁定板,数根支撑杆下端分别锁定在对应的限位座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包括顺次焊接成一体的上铰接座、中间的圆钢管和下铰接头,所述上铰接座与扶手杆铰接头通过上铰接销铰接,下铰接头与限位座通过下铰接销可移动地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铰接头为长方体形,所述长方体形的纵向中部设有长圆孔,下铰接销穿过限位座和下铰接头的长圆孔,将支撑杆下端与限位座可移动地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座包括焊连为一体的套筒和固定板,所述套筒中心设有上下贯通的矩形孔;支撑杆展开竖起时,长方体形的下铰接头与套筒中心的矩形孔间隙配合,下铰接销横穿过套筒和下铰接头的长圆孔,使得支撑杆下端的下铰接头锁定在限位座中。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座包括焊连为一体的套筒和固定板,所述套筒中心设有上下贯通的矩形通孔;支撑杆展开竖起时,长方体形的下铰接头与套筒中心的矩形通孔间隙配合,下铰接销横穿过套筒和下铰接头的长圆孔,使得支撑杆下端锁定在限位座中。所述套筒一侧设有槽口,所述槽口的宽度与下铰接头的宽度相配。
进一步的,至少两个托座固定在梯架一侧外,扶手杆收纳时,扶手杆下侧面抵靠在托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扶手装置可以安装在各种长度登舱梯上,可按人机工程学的要求设定扶手装置的高度,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好。可收纳的扶手杆使得本实用新型便于存放。使用时支撑杆展开竖起,其下端的下铰接头插进限位座套筒的矩形孔中来锁定支撑杆,同时也锁定了扶手杆,为上下舱人员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辅助倚靠。收纳时上拉扶手杆,使得支撑杆下端的下铰接头脱离矩形孔,然后使扶手杆倒伏在托座上,并通过锁定器锁定扶手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收纳展开快捷且锁定可靠,多杆铰接机构的各铰接点转动灵活,为上下舱人员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706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撞型汽车后视镜底托
- 下一篇:一种踏杠和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