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跳玻璃杯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269692.3 | 申请日: | 2018-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8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希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清水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703 上海市青浦区赵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杯套 杯体 玻璃杯 定位凸起 弹跳 本实用新型 标示线 内凹槽 成型 一一对应设置 杯体外侧壁 印制 隔热保温 内凹成型 嵌设定位 使用寿命 凹成型 弧形槽 上边缘 上凸起 外侧壁 杯盖 侧壁 抵接 硅胶 两组 水杯 通孔 凸起 美观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杯领域,公开了一种弹跳玻璃杯,包括杯体、杯盖和杯套,所述杯体外侧壁上凸起成型有定位凸起,所述杯套内侧对内凹成型有用于嵌设定位凸起的内凹槽,所述定位凸起在杯体上至少圆周均匀设有两组,且所述内凹槽与定位凸起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杯体上印制有第一标示线,所述杯套的外侧壁上对应印制有第二标示线;所述杯体上侧成型有用于抵接杯套上边缘的卡肩;所述杯套采用硅胶制成,所述杯套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杯套底部内凹成型有弧形槽。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美观、隔热保温、使用方便,且使用寿命较长的一种弹跳玻璃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杯,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弹跳玻璃杯。
背景技术
弹跳玻璃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饮具,它不仅美观,使用方便,保温效果也相对较好,并能满足外出携带的需求。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609274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玻璃杯,包括凹形硅胶杯盖与杯体,所述杯体由全玻璃杯身和杯身硅胶套子组成,杯身硅胶套子套在全玻璃杯身的外表面上。
类似上述玻璃杯在使用过程中,热水反复加热硅胶,在硅胶逐渐老化后,杯身硅胶套子与全玻璃杯身之间容易出现松动,导致杯身硅胶套子极易脱落,影响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弹跳玻璃杯,利用定位凸起和内凹槽的嵌设配合,防止杯套从杯体上脱落,极大延长弹跳玻璃杯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弹跳玻璃杯,包括杯体、杯盖和杯套,所述杯体外侧壁上凸起成型有定位凸起,所述杯套内侧对内凹成型有用于嵌设定位凸起的内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别在杯体和杯套上设置定位凸起和内凹槽,并将定位凸起嵌设于内凹槽中,定位凸起能够通过内凹槽对杯套的脱落起到很好的限制作用,有效降低杯套从杯体上老化脱落的可能性,保证该弹跳玻璃杯能够持续正常使用,极大延长该弹跳玻璃杯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凸起在杯体上至少圆周均匀设有两组,且所述内凹槽与定位凸起呈一一对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圆周方向上设置多组定位凸起和内凹槽,能够保证杯套与杯体在多个位置上贴合的紧密性,从而进一步降低杯套脱落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杯体上印制有用于标识定位凸起所在位置的第一标示线,所述杯套的外侧壁上对应印制有用于标识内凹槽所在位置的第二标示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考虑到定位凸起和内凹槽均隐藏于杯套内,借助第一标示线和第二标示线,当第一标示线与第二标示线对齐时,也即意味着定位凸起和内凹槽恰好对准,便于用户在杯套被取下后重新装上,有助于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杯体上侧成型有用于抵接杯套上边缘的卡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肩能够对杯套起到定位作用,确保定位凸起能够恰好对准内凹槽;同时,在实际使用中,卡肩还能避免灰尘等异物落入杯套与杯体的缝隙,有助于提高整个弹跳玻璃杯外表的洁净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杯套采用硅胶制成,所述杯套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在杯套上至少均匀设有两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杯套上开设通孔,能够提高整个弹跳玻璃杯的美观性;同时,通孔还能方便用户握持,降低该弹跳玻璃杯摔落的风险;此外,通孔不仅具有散热的功能,还便于用户了解水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杯套底部内凹成型有弧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杯套底部设置弧形槽,减小杯套底部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不仅有助于提高弹跳玻璃杯整体稳定性,还能降低杯套被水吸附的可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清水日用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清水日用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696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