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发光反光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68323.2 | 申请日: | 2018-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1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蔡为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狮市冠鑫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13/16 | 分类号: | G09F1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71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敏胶层 放置槽 弧形连接槽 背光层 反光层 内部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 发光带 反光带 拆卸 发光 对称开设 固定螺栓 弧形凸条 卡接 内壁 保养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发光反光带,包括压敏胶层,所述压敏胶层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两内壁中对称开设有弧形连接槽,所述弧形连接槽中通过弧形凸条分别与反光层和背光层连接,所述压敏胶层的底部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有U形连接架。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在压敏胶层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放置槽,并且在放置槽中通过弧形连接槽卡接有反光层和背光层,该种结构一方面可以使得反光层可进行拆卸,对于长时间使用时,可将其拆卸下来进行维护与保养,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了背光层,可以更具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发光带进行使用,增加该发光带的适用范围,实用性更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光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发光反光带。
背景技术
反光膜,是一种已制成薄膜可直接应用的逆反射材料。利用玻璃珠技术,微棱镜技术、合成树脂技术,薄膜技术和涂敷技术和微复制技术制成,通常有白色、黄色、红色、绿色、蓝色、棕色、橙色、荧光黄色、荧光橙色、荧光黄绿色,国外还有荧光红色和荧光粉色。反光膜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其中比较普遍接受的分类原则,是以逆反射单元的基本结构为基础,根据反光膜正面光度性能的逆反射系数高低为主的排序方法,但考虑到反光膜的不同工艺,有些是专门为解决非正面逆反射亮度的,有些是兼顾两方面性能的,还有些是针对恶劣气候条件下的视认需求的,所以这种分类方法,也存在不足之处,因此,熟悉和掌握各种不同的反光膜的应用条件和设计功能,就显得十分必要。
然而现有的发光反光带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反光层与压敏胶层之间不可拆卸,发光反光带在长时间使用时,会造成反光层出现氧化现象,使得反光层的使用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发光反光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发光反光带,包括压敏胶层,所述压敏胶层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两内壁中对称开设有弧形连接槽,所述弧形连接槽中通过弧形凸条分别与反光层和背光层连接,所述压敏胶层的底部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有U形连接架,所述U形连接架的底部通过连接杆固定有吸附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压敏胶层的底部设置有粘贴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弧形凸条、反光层和背光层三者之间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反光层和背光层与压敏胶层之间为可拆卸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反光层和背光层与压敏胶层的宽度大小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U形连接架共设置有五个,且五个U形连接架两两之间间距相等。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在压敏胶层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放置槽,并且在放置槽中通过弧形连接槽卡接有反光层和背光层,该种结构一方面可以使得反光层可进行拆卸,对于长时间使用时,可将其拆卸下来进行维护与保养,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了背光层,可以更具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发光带进行使用,增加该发光带的适用范围,实用性更强,其次在压敏胶层的底部设置有粘贴层和吸附盘两种连接方式,可以该发光带的连接方式多样性,更加方便用户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发光反光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U形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狮市冠鑫反光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石狮市冠鑫反光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683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镀铝高强反光膜
- 下一篇:一种亮度可调的不锈钢树脂发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