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顶安全气囊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64562.0 | 申请日: | 2018-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1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龚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方舟 |
主分类号: | B60R21/214 | 分类号: | B60R21/214;B60R21/23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明日今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3 | 代理人: | 王杰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宝龙工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气囊 车顶 充气 本实用新型 汽车天花板 安全领域 汽车碰撞 由上向下 安全型 天花板 弹出 桶状 座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领域,特别涉及车顶安全气囊;这种车顶安全气囊安装在汽车天花板顶内侧,充气前隐藏在车顶天花板上;汽车碰撞时,安全气囊充气,安全气囊由上向下弹出,并包裹在人体及座椅周围;这种安全气囊,充气后呈桶状;对人体在四周都形成完整保护,安全型很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汽车安全气囊。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安全气囊,为了提高安全性,在人体的前方、侧方布置有多个安全气囊组合;系统复杂;且由于各个气囊之间可能存在空挡,安全有漏洞。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改进现有技术,改变现有安全气囊的布置位置以及形状,增加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的车顶安全气囊,由布制成;其特征在于:固定在汽车天花板顶上,未充气前隐藏固定在车顶天花板内装饰层中;车顶安全气囊后形状为倒置的桶状;充气后的桶底向上,固定在汽车天花板顶上;充气后的桶口向下;且充气后的桶底较薄,为0.1~20厘米;充气后的桶口边缘部分较厚,为5~100厘米。
优选地,所述的车顶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车顶安全气囊气后形状,桶身面向车头一侧较厚,为5~100厘米;桶身面向车尾一侧较薄,为0.1~30厘米。
优选地,所述的车顶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车顶安全气囊充气后形状,桶身面向车尾一侧开有避让缺口。
优选地,所述的车顶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车顶安全气囊充气后形状,桶身在侧方开有避让缺口。
优选地,所述的车顶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车顶安全气囊充气后形状,桶底位置开有缺口。
1、优选地,所述的车顶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盖在其上面的车顶天花板内装饰层;且在车顶天花板内装饰层的气囊安装位置处设置有撕裂缝。
使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势:
车顶安全气囊充气后在人体周围形成一个整体安全气囊,没有空挡,没有死角,安全性很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顶安全气囊的充气后使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顶安全气囊的充气后下侧方向三维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顶安全气囊的充气后上侧方向三维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顶安全气囊的充气后侧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4所示,所述车顶安全气囊03由布制作成;充气后呈倒置的桶形;桶底033向上,桶口031向下;桶身面向车头一侧032较厚,约50厘米厚;桶身面向车尾一侧034较薄,约10厘米厚;桶底033较薄,约5厘米厚;桶身面向车尾一侧034开有避让缺口102;可以避开座椅02的靠背;桶身在侧面开有避让缺口103,可以避开安全带;桶底033处有缺口101,可以避开头顶。
如图1所示,所述车顶安全气囊03固定在固定在汽车01的车顶天花板内装饰层04中,并且在座椅02上方;车顶天花板内装饰层04在车顶安全气囊03的位置处设置有撕裂缝(图中未画出)。
汽车01碰撞时,车顶安全气囊03充气,并从撕裂缝中向下弹出,包裹在人体(图中未画出)以及座椅02四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方舟,未经陈方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645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乘客分类系统部件
- 下一篇:车轮免碾压隔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