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智能小车驱动链轮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62234.7 | 申请日: | 2018-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9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尹路;魏巍;钱宇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K17/04 | 分类号: | B60K17/04;B60S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300 江苏省淮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齿 多用途智能 驱动链轮 底座 轮链 油箱 电机 小车 伸缩杆 滑槽 下端 支架 转轴 本实用新型 链轮机构 汽车驱动 侧中部 固定杆 固定块 润滑油 支撑杆 竖杆 转槽 漏斗 松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用途智能小车驱动链轮机构,包括第一轮齿、滑槽、第一伸缩杆和油箱,所述第一轮齿和第二轮齿的外侧均设置有轮链,所述滑槽位于第一轮齿和第二轮齿的前侧,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第一伸缩杆通过固定杆与竖杆相连接,所述第一轮齿通过转轴与转槽相连接,所述第二轮齿位于第一轮齿的右侧,且第二轮齿的后侧设置有电机,并且电机通过转轴与第二轮齿相连接,所述电机通过固定块与底座相连接,且底座的上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油箱位于支架的上侧中部,且油箱的下端设置有漏斗。该多用途智能小车驱动链轮机构,解决了汽车驱动链轮机构,长时间使用,轮链松弛的问题,解决了轮链及轮齿干燥,人工刷润滑油麻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链轮机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用途智能小车驱动链轮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工业的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汽车产业领域也在不断进步,对于汽车驱动的使用也越来越重视,拿多用途智能小车驱动链轮机构为例,市面上多用途智能小车驱动链轮机构的种类繁多、样式各异,但现如今销售的多用途智能小车驱动链轮机构还存在着多多少少的不足之处,比如,汽车驱动链轮机构,长时间使用,轮链容易松弛,影响汽车的正常使用,使用一段时间后,轮链及轮齿容易干燥,转动起来有阻塞的感觉,不便于使用,为了解决市面上多用途智能小车驱动链轮机构所存在的缺点与不足,目前急需改善多用途智能小车驱动链轮机构的技术,使之更加便捷的供人们使用,提高使用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智能小车驱动链轮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汽车驱动链轮机构,长时间使用,轮链容易松弛的问题,轮链及轮齿干燥,人工刷润滑油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用途智能小车驱动链轮机构,包括第一轮齿、滑槽、第一伸缩杆和油箱,所述第一轮齿和第二轮齿的外侧均设置有轮链,且第一轮齿和第二轮齿的中侧分别设置有转轴,所述滑槽位于第一轮齿和第二轮齿的前侧,且滑槽通过卡扣与支撑杆相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设置有底座,且底座的中侧设置有竖杆,所述第一伸缩杆通过固定杆与竖杆相连接,且第一伸缩杆的左端设置有转槽,所述第一轮齿通过转轴与转槽相连接,且转槽位于第一轮齿的后侧,所述第二轮齿位于第一轮齿的右侧,且第二轮齿的后侧设置有电机,并且电机通过转轴与第二轮齿相连接,所述电机通过固定块与底座相连接,且底座的上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油箱位于支架的上侧中部,且油箱的下端设置有漏斗。
优选的,所述第一轮齿、第二轮齿与轮链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且第一轮齿和第二轮齿关于轮链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滑槽通过转轴分别与第一轮齿和第二轮齿构成滑动结构,且滑槽的槽径等于转轴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杆通过转槽与转轴构成伸缩结构,且转轴的直径小于转槽的内孔直径。
优选的,所述漏斗包括斗嘴、斗身、第二伸缩杆和毛刷,斗嘴的下端连接有斗身,斗身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的下端连接有毛刷。
优选的,所述第二伸缩杆关于毛刷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个,且毛刷的宽度尺寸等于斗身的宽度尺寸,并且毛刷的长度尺寸等于斗身的长度尺寸的一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多用途智能小车驱动链轮机构,解决了汽车驱动链轮机构,长时间使用,轮链容易松弛的问题,解决了轮链及轮齿干燥,人工刷润滑油麻烦的问题,
1、设有第一轮齿、轮链和第二轮齿,多用途智能小车驱动链轮机构工作时,将电机连接外电源,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第二轮齿转动,第二轮齿通过轮链带动第一轮齿转动,第一轮齿、第二轮齿和轮链进行啮合运动,从而带动汽车行驶;
2、设有滑槽和第一伸缩杆,由于长时间使用,轮链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轮链松弛,影响使用,通过拉伸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通过转槽推动第一轮齿,第一轮齿在滑槽上滑动,以此调节第一轮齿与第二轮齿的间距,从而拉紧轮链,恢复该链轮机构正常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师范学院,未经淮阴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622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