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肢康复机器人升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61776.2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26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林专;侯茜;江先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肢康复机器人 升降机构 升降机 本实用新型 横梁 间隔排列 康复效果 上下起伏 正常步态 固定件 竖直 下肢 升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肢康复机器人升降机,包括一对升降机构和第一横梁,一对所述的升降机构间隔排列,并且所述的升降机构之间设置有第一横梁;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下肢康复机器人下肢固定件的升降,使得下肢康复机器人能够模拟出正常步态行过程中的竖直方向的上下起伏,针对卧病不起及重瘫患者起到明显的康复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肢康复机器人升降机。
背景技术
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有112亿,占全国人口的10%,伴随着老龄化过程中明显的生理衰退就是老年人四肢的灵活性不断下降。此外,由于各种疾病而引起的肢体运动性障碍的病人也在显著增加。与之相对的是,通过人工或简单的医疗设备进行的康复理疗已经远不能满足患者的要求。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个特殊群体已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治疗、康复和服务于他们的产品技术和质量也在相应得提高。因此,服务于四肢的康复设备的研究和应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康复机器人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是机器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新应用,它主要用于帮助肢体运动有困难的患者完成各种动作,以达到康复锻炼等目的。
下肢康复机器人是康复机器人的一种,作为一种自动化的康复治疗设备,可以帮助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使患者模拟正常人的步伐规律作康复训练运动,达到锻炼下肢肌肉进而恢复走路技能的目的。目前的下肢康复机器人,由于机构的限制,只能实现站立/行走式或坐卧式,而无法实现由坐着到站立/行走,影响训练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肢康复机器人升降机,使其能够实现竖直方向的升降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下肢康复机器人升降机,包括一对升降机构和第一横梁,一对所述的升降机构间隔排列,并且所述的升降机构之间设置有第一横梁;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导向机构、滑动机构、平台、轴承座、法兰联轴器、钢轴;所述的导向机构和滑动机构竖直设置在所述的平台下方,所述的平台上部与康复机器人的下肢固定件连接;所述的导向机构包括一对立柱和导杆;一对所述的立柱间隔且对称的固定在地面;所述的导杆为金属圆杆,与所述的立柱连接,并且设置在所述的导向机构内侧;所述的滑动机构设置在一对所述的立柱之间;所述的滑动机构包括电动缸,滑轨和第二横梁;所述的滑轨下部上下间隔设置有一对滑槽;所述的立柱设置在所述的滑槽内,并且所述的滑槽可沿所述的立柱轴线上下运动;所述的第二横梁设置在一对所述的滑轨之间;所述的滑轨顶部与所述的平台连接;所述的电动缸设置在所述的导向机构对称轴线上;所述的电动缸底部固定在地面,顶部与所述的钢轴连接;所述的平台由一对上下间隔排列的金属型材组成;所述的钢轴设置在一对所述的型材之间,并且可沿所述的型材轴线运动;所述的轴承座设置在所述的钢轴两端,并且所述的钢轴和轴承座经所述的法兰联轴器连接。
其中,所述的滑轨与所述的型材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所述的滑轨与所述的第二横梁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其中,所述的立柱底部设置有安装部,上部设置有限位部;所述的导杆设置在所述的安装部上,并且长度等于所述的安装部和限位部端部之间的距离。
其中,所述的第一横梁设置在所述的导向机构上部,并且与所述的立柱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其中,所述的电动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的缸体底部固定在地面,所述的活塞杆顶部与所述的钢轴连接。
其中,所述的法兰联轴器通过螺栓与所述的轴承座连接。
其中,所述的钢轴与所述的平台为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617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外骨骼手套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下肢康复机器人卧式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