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幻彩内置IC断点续传软灯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60404.8 | 申请日: | 2018-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70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邓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具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24 | 分类号: | F21S4/24;F21V23/00;H05B33/08;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19 上海市松江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珠 内置 控制芯片 灯条 电阻 本实用新型 断点续传 全彩灯条 电容 灯带 幻彩 全彩 串联方式 生产效率 一端连接 接地 断点 引脚 生产成本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幻彩内置IC断点续传软灯带,包括控制芯片U1、灯珠LED1、灯珠LED2、灯珠LED3、灯珠LED4和灯珠LED5,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4连接电容C1和电阻R1,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24V电压,控制芯片U1的脚5通过电阻R3连接灯珠LED5的脚6,本实用新型全彩软灯条5050RGB内置ICP943是断点续传灯条,P943全彩灯条无需担忧灯条会坏,单独坏一个点不会影响其它灯的使用,解决了常规全彩灯条串联方式的坏一个点信号就不能通过。全彩软灯条采用内置IC 5050RGB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幻彩内置IC断点续传软灯带。
背景技术
LED具有环保、节能、寿命长等优点而被视为21 世纪照明光源,现已开始取代传统光源在各种照明灯具上大量应用。LED被公认为是绿色的第四代光源,是一种固体冷光源,具有高效、寿命长、安全环保、体积小、高可靠性、响应速度快等诸多优点。目前达到同样的照明效果,LED的耗电量大约是白炽灯的1/10,荧光灯的1/2,LED灯用途广泛,现有使用方法经常将LED制成灯条使用。
但是常规的幻彩内置ICP943 5050RGB断点续传软灯条灯珠材料成本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幻彩内置IC断点续传软灯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幻彩内置IC断点续传软灯带,包括控制芯片U1、灯珠LED1、灯珠LED2和灯珠LED5,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4连接电容C1和电阻R1,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24V电压,控制芯片U1的脚5通过电阻R3连接灯珠LED5的脚6,控制芯片U1的脚6通过电阻R4连接灯珠LED5的脚5,控制芯片U1的脚7通过电阻R2连接灯珠LED5的脚4,灯珠LED5的脚1连接灯珠LED4的脚的6,灯珠LED5的脚2连接灯珠LED4的脚的5,灯珠LED5的脚3连接灯珠LED4的脚的4,灯珠LED4的脚1连接灯珠LED3的脚的6,灯珠LED4的脚2连接灯珠LED3的脚的5,灯珠LED4的脚3连接灯珠LED3的脚的4,灯珠LED3的脚1连接灯珠LED2的脚的6,灯珠LED3的脚2连接灯珠LED2的脚的5,灯珠LED3的脚3连接灯珠LED2的脚的4,灯珠LED2的脚1连接灯珠LED1的脚的6,灯珠LED2的脚2连接灯珠LED1的脚的5,灯珠LED2的脚3连接灯珠LED1的脚的4。灯珠LED1的脚3连接灯珠LED1的脚2、灯珠LED1的脚1和24V电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控制芯片U1的型号为9826-8P-505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灯珠LED1-灯珠LED5的型号均为505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全彩软灯条5050RGB内置ICP943是断点续传灯条,P943全彩灯条无需担忧灯条会坏,单独坏一个点不会影响其它灯的使用,解决了常规全彩灯条串联方式的坏一个点信号就不能通过。全彩软灯条采用内置IC 5050RGB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灯条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具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具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604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