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溢流预警的多晶铸锭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59176.2 | 申请日: | 2018-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2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林玉振;王启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杞县东磁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28/06 | 分类号: | C30B28/06;C30B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宋林清 |
地址: | 475299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溢流 多晶铸锭炉 铸锭炉 本实用新型 电气元器件 电气设备 隔热笼 米字形 热交换 测量 检测器 熔断 预警 石墨支撑柱 加热器 连接线 安全隐患 触发报警 石墨平台 自动断开 收纳 控制柜 热电偶 收纳箱 下炉体 测温 硅料 硅液 加温 整机 发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溢流预警的多晶铸锭炉,包括铸锭炉本体、隔热笼、石墨平台、热交换平台、石墨支撑柱和用于对整机的电气设备和电气元器件进行控制的控制柜,还包括溢流棉,固定在铸锭炉本体外底部用于收纳相关电气设备和电气元器件的连接线的收纳箱,用于测量隔热笼内温度的热电偶及测量铸锭炉本体表面温度的测温检测器,所述的溢流棉带有米字形孔,所述溢流棉的米字形孔被锥形溢流棉包裹。本实用新型可有效的防止硅液溢流未熔断溢流丝或未触发报警而导致加热器不能自动断开持续加温不被发现的安全隐患。同时,可有效防止硅料流入多晶铸锭炉下炉体底部,损坏多晶铸锭炉,将损失降到最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晶铸锭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溢流预警的多晶铸锭炉。
背景技术
多晶铸锭过程中,硅液溢流是一种常见的异常情况,多晶铸锭炉溢流预警装置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铸锭设备及操作人员的安全。现有技术中,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5741283U公开了一种多晶铸锭炉溢流预警装置,包括保温板,保温板上均匀设有多个导通的溢流孔,保温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一溢流线,第一溢流线一次经过各个溢流孔的底部端口,两端分别连接溢流报警器的两接口。这种设计,我公司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一种情况下,当硅液溢流,报警启动,但液体从保温板流入了溢流棉,而常规溢流棉套装在石墨支撑柱上是采用的圆孔套入,该密封效果不好,硅液极易从溢流棉流入多晶铸锭炉炉内底部,且多晶铸锭炉底部没有报警装置,当硅液温度超过炉体最高耐受温度将会溶穿炉体或损坏炉体降低使用寿命,导致企业增加维修成本;另外一种情况下,当硅液溢流,未熔断溢流线以致不报警,达不到溢流报警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硅液溢流且不报警和未发现及时可能导致炉体损坏或更大的事故发生的一种溢流预警的多晶铸锭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溢流预警的多晶铸锭炉,包括铸锭炉本体、隔热笼、石墨平台、热交换平台、石墨支撑柱和用于对整机的电气设备和电气元器件进行控制的控制柜,还包括溢流棉,用于测量隔热笼内温度的热电偶,所述的溢流棉带有米字形孔,所述溢流棉的米字形孔被锥形溢流棉包裹。
具体的,所述溢流棉为两层,将带有米字形孔的溢流棉套装在石墨支撑柱的下方,形成喇叭形状。
具体的,所述的锥形溢流棉用钼丝固定,包裹住溢流棉米字形孔以及石墨支撑柱。
具体的,所述热电偶的接线盒端固定在铸锭炉本体外底部,所述热电偶的感温元件端穿过热交换平台,靠近石墨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硅液溢流但未熔断溢流丝或未触发报警而导致加热器不能自动断开持续加温,可以通过用于测量隔热笼内温度的热电偶监测,通过控制柜设定报警温度,超过设定温度时启动报警,是用于防止引发安全事故的监测性质的保障。同时,当发生溢流情况,采用以上的溢流棉结构,可有效防止硅料流入多晶铸锭炉炉内底部,损坏多晶铸锭炉,将损失降到最低。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做了如下改进:
为防止TC1热电偶测温失准,造成最大功率报警,炉内实际温度超高温,存在超高温安全隐患,在控制柜上重新设定控制程序,采用功率控制模式,控制实际功率输出,更安全,防止溢流等事故。
进一步,在铸锭炉本体底侧固定的收纳箱上设置有测量铸锭炉本体底部表面温度的测温检测器,用探头与炉体外表面接触检测炉体外底部表面温度,测温检测器与控制柜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检测下炉体外底部温度,在控制柜上设定测温检测器的报警温度,当超过报警温度时,启动报警,并控制铸锭炉的输出功率和进行下一步的相应操作,及时有效的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损坏多晶铸锭炉,将损失降到最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杞县东磁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杞县东磁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591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晶铸锭炉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单晶炉四抽气口管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