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树脂反应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59042.0 | 申请日: | 2018-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8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湛辉;陆近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远市南星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8B9/08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清远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釜筒体 焊接连接 竖杆 树脂反应釜 顶盖 撑架 底盖 轴体 螺纹连接 刮条 电机 体内 本实用新型 树脂残留物 安装固定 搅拌叶片 装置加工 出料口 反应釜 加热管 进料口 底杆 支架 去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树脂反应釜装置,包括反应釜筒体,所述反应釜筒体内圈设有加热管,其反应釜筒体外圈焊接连接有支架,且反应釜筒体顶部螺纹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左侧顶部设有进料口,且顶盖顶部正中间安装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底部安装连接有轴体,且轴体外圈焊接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轴体内圈设有竖杆,其竖杆外圈焊接连接有撑架,且撑架顶端固定连接有刮条,所述竖杆底部焊接连接有底杆,且底杆底部设有底盖,所述底盖顶部螺纹连接有反应釜筒体,且底盖底部正中间设有出料口。该树脂反应釜装置采用刮条、轴体、撑架和竖杆的结构,使得操作者可以快速的去除该装置加工后的树脂残留物,从而使得该装置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树脂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树脂反应釜装置。
背景技术
树脂通常是指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而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树脂反应釜是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松香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醇酸树脂、油漆及胶粘剂的关键设备。
现在市场上的树脂反应釜装置在加工后,由于树脂本身粘性较高,清理附着于反应釜内壁的残留物时较为麻烦,有所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脂反应釜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在市场上的树脂反应釜装置在加工后,由于树脂本身粘性较高,清理附着于反应釜内壁的残留物时较为麻烦,有所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树脂反应釜装置,包括反应釜筒体,所述反应釜筒体内圈设有加热管,其反应釜筒体外圈焊接连接有支架,且反应釜筒体顶部螺纹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左侧顶部设有进料口,且顶盖顶部正中间安装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底部安装连接有轴体,且轴体外圈焊接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轴体内圈设有竖杆,其竖杆外圈焊接连接有撑架,且撑架顶端固定连接有刮条,所述竖杆底部焊接连接有底杆,且底杆底部设有底盖,所述底盖顶部螺纹连接有反应釜筒体,且底盖底部正中间设有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刮条与反应釜筒体内圈为无缝连接,其刮条底部为倾斜状,且刮条关于反应釜筒体内圈成环形分布。
优选的,所述轴体为空心结构,且轴体中间设有条形通槽结构。
优选的,所述撑架的长度和刮条的厚度之和等于竖杆与反应釜筒体内壁之间的距离,且撑架的宽度小于轴体条形通槽结构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竖杆的外圈直径小于轴体内圈的直径,且竖杆和轴体为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树脂反应釜装置采用刮条、轴体、撑架和竖杆的结构,使得操作者可以快速的去除该装置加工后的树脂残留物,从而使得该装置更加方便。该装置的刮条与反应釜筒体内圈为无缝连接,其刮条底部为倾斜状,且刮条关于反应釜筒体内圈成环形分布,该结构能够对反应釜筒体内壁残留物形成全面铲除效果,且其倾斜状的底部,不仅减少阻力,使得铲除操作更加轻松,且能够进行更彻底的铲除,从而使得清理效果更好,轴体为空心结构,且轴体中间设有条形通槽结构,该结构能够与竖杆和撑架配合,更方便对刮条的控制,使得该装置清理操作更加便捷,撑架的长度和刮条的厚度之和等于竖杆与反应釜筒体内壁之间的距离,且撑架的宽度小于轴体条形通槽结构的宽度,该结构能够对刮条起到支撑作用,使得刮条可以始终保持与反应釜筒体内壁的无缝连接,从而使得对树脂残留物的清理效果更好,且其小于轴体条形通槽结构的宽度,更方便撑架的上下活动,竖杆的外圈直径小于轴体内圈的直径,且竖杆和轴体为滑动连接,该结构配合底杆和撑架的结构,能够更方便的控制刮条的上下移动,从而使得该装置的清理操作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远市南星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清远市南星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590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加热致冷合成反应釜
- 下一篇:环保型改性沥青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