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水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57711.0 | 申请日: | 2018-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9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陈信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0 | 分类号: | H01R13/60;H01R13/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管 接触针 连接器 新型防水 本实用新型 齿轮组件 导通 壳体 挤压 齿轮组传动 方向移动 接触导电 壳体移动 连接缆线 连接通道 绝缘 体内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防水连接器,包括绝缘的壳体,还包括连接管、连接缆线、连接触针和齿轮组件,所述壳体内设有一连接通道,所述连接触针的端部和所述连接管的端部分别与所述齿轮组件连接,在所述连接管靠近所述壳体移动时,所述连接管通过所述齿轮组传动使得所述连接触针在所述连接管内沿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防水连接器在使用时,挤压连接管时连接触针能够向外移动从而可以实现与另外一连接器的连接触针接触实现导通的功能,并且在导通时,连接触针仍然位于相互挤压的连接管内,可以防止水进入连接管内与连接触针接触导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器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水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用于两根缆线的连接。现有连接器的结构都较为简单,越来越不能满足一些电气设备的使用需求,尤其是在一些潮湿、雨水多发的环境,对连接器的防水性能要求较高的使用场合,现有的连接器难以满足这些场合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新型防水连接器,以改善连接器的防水性能。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防水连接器,包括绝缘的壳体,还包括连接管、连接缆线、连接触针和齿轮组件,
所述壳体内设有一连接通道,所述连接管绝缘,并且所述连接管的一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通道内,另外一端从所述壳体伸出;
所述连接缆线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且所述连接缆线与所述连接触针的一端连接;
所述连接触针的一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通道内,另外一端设于所述连接管内;
所述连接触针的端部和所述连接管的端部分别与所述齿轮组件连接,在所述连接管靠近所述壳体移动时,所述连接管通过所述齿轮组传动使得所述连接触针在所述连接管内沿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壳体为塑胶壳体。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的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端部通过一弹性体与所述壳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齿轮组件包括同轴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以及同轴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连接管外壁的轮齿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连接触针外壁的轮齿啮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转轴设有一扭簧。
优选地,所述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的转轴设有一扭簧。
优选地,所述弹性体设于所述连接管的上部的端部,所述齿轮组件设于所述连接管的下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的齿数相等,所述第二齿轮和第四齿轮的齿数相等。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的远离所述壳体的端部的内径沿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逐渐变大。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的远离所述壳体的端部设有沿径向方向延伸的环形的凸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防水连接器通过将连接触针和连接管均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接通道内,在不使用时连接触针隐藏在连接管内可以防止连接触针与水接触,在使用时,挤压连接管时连接触针能够向外移动从而可以实现与另外一连接器的连接触针接触实现导通的功能,并且在导通时,连接触针仍然位于相互挤压的连接管内,可以防止水进入连接管内与连接触针接触导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防水连接器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防水连接器一实施方式中齿轮组件、连接管和连接触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陈信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陈信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577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触碰锁线螺钉的连接器壳体
- 下一篇:连接结构及太阳能灯光折叠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