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节角度的髋关节置换术后防脱位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56128.8 | 申请日: | 2018-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4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倪明;陈继营;丁芳;付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郭亚芳 |
地址: | 10008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调节结构 调节组件 连接臂 腿支板 转动调节组件 髋关节置换术 本实用新型 可调节 髋关节 支具 可拆卸连接 术后恢复 转动轴线 屈伸 体位 佩戴 垂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髋关节置换术后防脱位支具,包括腰支板、腿支板以及连杆调节组件;连杆调节组件位于腰支板和腿支板的同一侧;连杆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转动调节组件;第一连杆分别与腰支板以及腿支板可拆卸连接;转动调节组件包括连接臂、第一转动调节结构和第二转动调节结构,第一转动调节结构设置在连接臂与第一连杆之间,第二转动调节结构设置在连接臂和第二连杆之间,第一转动调节结构和第二转动调节结构的转动轴线相互垂直。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杆调节组件的第一转动调节结构和第二转动调节结构可以实现对髋关节的外展角度和屈伸角度的调节,使佩戴者的髋关节保持在合适的体位,便于患者更好地进行术后恢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髋关节置换术后防脱位支具。
背景技术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指用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的一种类似人体骨关节的假体,利用手术方法将人工关节置换被疾病或损伤所破坏的关节面,其目的是切除病灶,清除疼痛,恢复关节的活动与原有的功能。通常在手术后的第一、二周内,为了防止置换关节在术后不发生脱位,医护人员通常在术后都会让患者穿戴防脱位支具以保持患者肢外展中立位,且保证两腿张开一定角度,使手术部位的肌肉与置换关节处更好地愈合。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患者佩戴的现有防脱位支具比较笨重,而且虽然只有一侧进行手术但是双腿均进行佩戴,患者不能早期活动,不能自行走动和脱掉支具,关节易僵,大小便不方便,活动不当,易致脱位,护理困难,由于不能进行早期髋关节锻炼,关节易僵,影响术后恢复治疗,而且患者在使用这些辅助工具的时候非常不舒适。另外,现有的防脱位支具的型号固定,不能够调节角度范围,通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髋关节置换术后防脱位支具,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支具笨重患者行动不便、无法自行拆卸、无法调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髋关节置换术后防脱位支具,包括与人体腰部形状相适配的腰支板、与人体大腿形状相适配的腿支板以及连接所述腰支板和所述腿支板的连杆调节组件;
所述腰支板用于可拆卸的围设在人体腰部;
所述腿支板用于可拆卸的围设在人体大腿部;
所述连杆调节组件位于所述腰支板和所述腿支板的同一侧,并且在所述腰支板和所述腿支板分别围设在人体腰部和人体大腿部时,所述连接调节组件位于腿支板所在人体大腿的外侧;
所述连杆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转动调节组件;
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腰支板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腿支板可拆卸连接;
所述转动调节组件包括连接臂、第一转动调节结构和第二转动调节结构,所述第一转动调节结构设置在连接臂与所述第一连杆之间,所述第二转动调节结构设置在连接臂和第二连杆之间,所述第一转动调节结构和第二转动调节结构的转动轴线相互垂直。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动调节结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转动盘和第二转动盘,所述第一转动盘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盘与所述连接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盘和所述第二转动盘在相对的端面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齿圈,所述第一转动盘和所述第二转动盘通过同轴穿过二者的螺栓旋上螺母后实现锁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561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背部固定护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丁”字鞋的减压保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