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前车窗用的防雾气车窗玻璃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254895.5 | 申请日: | 2018-0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31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羽;付主木;陶发展;李勋;朱龙龙;王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J1/00 | 分类号: | B60J1/00;B60S1/02;B60S1/54;B60K11/00 |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陈利超 |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带 热空气 外层玻璃 防雾气 水雾 车辆前车窗 车窗玻璃 内层玻璃 雾气 鼓风机 本实用新型 车辆内部 两层玻璃 密闭空间 内侧玻璃 抽风机 动态的 司机 减小 温差 凝结 玻璃 配合 | ||
一种车辆前车窗用的防雾气车窗玻璃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鼓风机和抽风机配合使得在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间形成动态的热空气隔离带,热空气隔离带位于两层玻璃之间,在冬天时候因为,热空气隔离带中的水分被出去,因此外层玻璃与之接触不会造成水雾的形成,因为里边没有水分,而内侧玻璃因为热空气隔离带的作用使得玻璃始终处于一个和内部空间温度接近的状态,减小了温差,从而车辆内部不会凝结形成水雾,而在夏天,因为,热空气隔离带中的水分被出去因此与内层玻璃好外层玻璃接触都不会产生水雾,因此可以起到防雾气的功能,热空气隔离带始终处于一个密闭空间中,不会影响到司机,不仅避免了雾气的产生,同时避免了为了除去雾气对司机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雾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前车窗用的防雾气车窗玻璃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司机来说,冬天和夏天车辆前车窗上容易形成雾气经常困扰着司机,夏天雾气位于玻璃外侧通过雨刷可以清除,但是冬天雾气位于玻璃内侧,不便于清除,而冬季行车经常又经常遇到车窗起雾的问题,而行驶中的司机也不方便随时去擦拭,所以存在一定的危险。通常是采用空调吹冷风改变车内温度,而这种方式对于冬天司机来说不现实,而现有的车辆通常设计的去除雾气的系统是往玻璃上吹热风,提高玻璃的温度,从而去除雾气,而采用这种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油量,并不是很实用,因为这样增加了司机的出行成本,另一方面一直往前车窗吹空调的热风容易使司机在开车过程中产生疲劳,造成一定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现有的除雾系统成本高,容易对司机造成过冷或者过热的影响的问题,提供一种车辆前车窗用的防雾气车窗玻璃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辆前车窗用的防雾气车窗玻璃装置,包括相互匹配的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间隔安装在前车窗上构成双层玻璃结构,所述的双层玻璃结构的四周做密封处理使得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之间形成密闭空间,双层玻璃结构的其中一端上开设有与密闭空间连通的进气口,双层玻璃结构的另一端上开设有与密闭空间连通的出气口,进气口上连接有进气管道,出气口连接有出气管道,进气管道缠绕在发动机外壁上以便于进气管道内的气体与发动机产生热量进行换热,将进气管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一方面可以冷却发动机,减少发动机的冷却系统的能耗,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进气管道的入口端固定在车辆壳体上,车辆壳体上还设置有往进气管道内送入空气的鼓风机,进气管道靠近鼓风机的一端内还设置有一段用于出去鼓风机吹入空气中水蒸气的干燥段,出气管道的出口端固定在车辆壳体上,且车辆壳体上靠近出气管道的出口端处设置有抽风机,通过鼓风机和抽风机配合使得在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间形成动态的热空气隔离带,热空气隔离带位于两层玻璃之间,在冬天时候因为,热空气隔离带中的水分被出去,因此外层玻璃与之接触不会造成水雾的形成,因为里边没有水分,而内侧玻璃因为热空气隔离带的作用使得玻璃始终处于一个和内部空间温度接近的状态,减小了温差,从而车辆内部不会凝结形成水雾,而在夏天,因为,热空气隔离带中的水分被出去因此与内层玻璃好外层玻璃接触都不会产生水雾,因此可以起到防雾气的功能。
所述的车辆壳体上还安装有用于冷却鼓风机和抽风机的冷却风机。
所述的鼓风机、抽风机和冷却风机的控制开关进设置在车辆的控制面板上。
所述的进气管道的入口端设置有喇叭状结构,且喇叭状结构的大径端贴设在车辆壳体上。
所述的出气管道的出口端设置有喇叭状结构,且喇叭状结构的大径端贴设在车辆壳体上。
所述的干燥段为内装有活性炭或者干燥剂的圆筒状滤网。
所述的出气口和进气口分别设置在双层玻璃相对的两端上,出气口和进气口的中心线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548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扶手型车载空气净化器的风道结构
- 下一篇:钉柱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