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续方便的新型铠装皮线通信光缆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54430.X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9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天才;黎明;陈曲;邱雪波;余连杰;邓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阳汇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林辉轮;张玲 |
地址: | 618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线 紧套光纤 铝塑复合带 加强元件 缆护套 阻水带 本实用新型 通信光缆 缆绳 外包覆 外护套 包覆 铠装 接续 大容量数据传输 抗侧压性能 抗拉伸性能 皮线光缆 轴向两侧 柔软 光缆 受损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续方便的新型铠装皮线通信光缆,包括皮线内缆、阻水带、铝塑复合带和外护套;所述皮线内缆包括两根紧套光纤、两根FRP加强元件和内缆护套;所述两根紧套光纤设于内缆护套中央,两根FRP加强元件分别设于两根紧套光纤的轴向两侧;内缆护套将两根紧套光纤和两根FRP加强元件包覆为一体;皮线内缆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开缆绳,阻水带将皮线内缆和开缆绳包覆在内,阻水带外包覆有铝塑复合带,铝塑复合带外包覆有外护套。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皮线光缆在管道内易受损的问题,光缆的抗拉伸性能和抗侧压性能好;柔软、灵活,并支持大容量数据传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光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接续方便的新型铠装皮线通信光缆。
背景技术
近几年,我国的光纤接入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光纤接入已成为光通信领域中的热点。在光纤接入工程中,靠近用户的室内布线是最为复杂的环节。因为传统的室外光缆外径大,硬度大,通常含油膏,不阻燃,这些特性导致室外光缆不适宜用于楼内。而传统的室内光缆则具有不阻水、不抗紫外线老化、强度不满足室外光缆使用要求等方面的不足,也不宜适用于楼外到楼内的引接。针对这样的情况,室外光缆入户通常是在楼内设置一个光缆交接箱,进行光缆的转接。但是对于密度较低的松散型用户,这种处理方式增加了建设和维护成本,并非最优解决方案。现有皮线光缆不适合穿管道施工,因为皮线光缆使用的LSZH料表面较软,不耐磨损,在管道内施工容易造成外力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接续方便的新型铠装皮线通信光缆,本申请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好,解决了皮线光缆在管道内易受损的问题,光缆的抗拉伸性能和抗侧压性能好;柔软、灵活,并支持大容量数据传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接续方便的新型铠装皮线通信光缆,包括皮线内缆、阻水带、铝塑复合带和外护套;所述皮线内缆包括两根紧套光纤、两根FRP加强元件和内缆护套;所述两根紧套光纤设于内缆护套中央,两根FRP加强元件分别设于两根紧套光纤的轴向两侧;内缆护套将两根紧套光纤和两根FRP加强元件包覆为一体;皮线内缆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开缆绳,阻水带将皮线内缆和开缆绳包覆在内,阻水带外包覆有铝塑复合带,铝塑复合带外包覆有外护套。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紧套光纤由内至外依次包括裸光纤、涂覆层和紧套被覆层,该紧套光纤增强了裸光纤的环境适应能力,使得紧套光纤在内缆护套中不易受损,其两根紧套光纤的传输速率高,支撑大容量数据传输。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缆护套上还设有两个对称的倒梯形撕裂槽口,该倒梯形的撕裂槽口相比传统V字形撕裂槽口更容易切割和接续,后期维护和接续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中,外护套为PVC护套、LSZH护套、TPU护套或PE护套,外护套的抗阻燃性能好,适用于建筑物管道内使用以及架空引入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解决了皮线光缆在管道内易受损的问题,光缆的抗拉伸性能和抗侧压性能好;柔软、灵活,并支持大容量数据传输;
(2)设有两个对称的倒梯形撕裂槽口,该倒梯形的撕裂槽口相比传统V字形撕裂槽口更容易切割和接续,后期维护和接续方便;
(3)设有阻水带和铝塑复合带,防潮性能、防鼠咬性能好,适用于建筑物管道内使用以及架空引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皮线内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皮线内缆,11-开缆绳,12-阻水带,13-铝塑复合带,14-外护套,101-紧套光纤,102-FRP加强元件,103-内缆护套,104-倒梯形撕裂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阳汇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德阳汇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544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