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吸音材料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253809.9 | 申请日: | 2018-0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06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王文颖 |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音材料 泡沫颗粒 熔点 本实用新型 复合纤维 复合 纤维吸音材料 步骤重复 外层纤维 制备工艺 隔热性 内芯 热塑 粘接 压制 配方 纤维 节约 吸收 生产 | ||
1.一种复合吸音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种孔径的泡沫颗粒(1),泡沫颗粒(1)通过复合纤维(2)粘接在一起,所述复合纤维(2)的外层纤维的熔点比内芯纤维的熔点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吸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颗粒(1)与复合纤维(2)的重量比为0.1~5∶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吸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颗粒(1)的材质为三聚氰胺甲醛和聚氨酯中的其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吸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纤维、内芯纤维的材质为PET或PP。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吸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纤维(2)的外层纤维的熔点比内芯纤维的熔点至少低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吸音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和纺毡破碎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其与复合纤维的重量比为0.1~1∶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吸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纤维为竹纤维、麻纤维、棉纤维和柳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化学纤维为丙纶、涤纶、芳纶和氨纶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吸音材料,其特征在于,当采用两种以上不同孔径的泡沫颗粒(1)时,粒径较小的泡沫颗粒填充在孔径较大的泡沫颗粒的孔径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5380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身安装板组件及汽车
- 下一篇:汽车前围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