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药材煎煮分离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51131.0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05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杨荣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B01D11/02;B01J19/10;B01D3/40;B01D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元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4 | 代理人: | 冯冰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煎煮 中药材 本实用新型 煎煮液 分离设备 分离罐 挥发 超声波换能器 管壳式冷凝器 分离罐主体 馏分收集器 温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蒸汽发生器 蒸汽排出管 溶媒进管 蒸汽出口 蒸汽管道 蒸汽进管 补水口 电磁阀 流量阀 排出管 火候 凸起 节约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中药材煎煮分离设备,解决现有技术煎煮效率低、煎煮时不易掌握煎煮火候而降低煎煮液品质及在煎煮过程中不能收集中药材中的有效挥发成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分离罐,管壳式冷凝器,馏分收集器,蒸汽发生器,PLC电控柜,分离罐主体,分离罐盖,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凸起,超声波换能器,煎煮液排出管,蒸汽排出管,蒸汽进管,溶媒进管,馏分管道,蒸汽出口,补水口,蒸汽管道,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电磁阀,第一、第二和第三流量阀。本实用新型煎煮效率高,煎煮时可自动控制煎煮的温度和压力,以保证中药材在煎煮时煎煮液的品质,同时还能对中药材中的有效挥发成分进行收集,以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药材煎煮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为了预防及治疗疾病的需要,按规定的处方和制剂工艺将其加工制成一定剂型的中药制品,是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商品化的一类中药制剂。在生产中成药时,一般要将中药材在溶媒中进行煎煮,以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大锅对中药材进行煎煮,煎煮效率低,且在煎煮过程中不易掌握火候,往往会因为煎煮温度过高导致煎煮过度,或因为煎煮温度过低使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不易溶出而影响煎煮液的品质;同时,现有技术在煎煮时中药材中有效的挥发成分会随着煎煮的水蒸气一起挥发出而浪费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药材煎煮分离设备,解决现有技术煎煮效率低、煎煮时不易掌握煎煮火候而降低煎煮液品质、以及在煎煮过程中不能收集中药材中的有效挥发成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药材煎煮分离设备,包括分离罐、管壳式冷凝器、馏分收集器、蒸汽发生器、以及PLC电控柜,所述分离罐包括顶部开口的分离罐主体、以及可密封盖接于所述分离罐主体顶部开口上的分离罐盖,所述分离罐盖的底面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分离罐主体内底部中央设有半球体形凸起,并且所述凸起的顶部设有超声波换能器,所述分离罐主体底部设有煎煮液排出管,所述分离罐主体的罐壁为密封双层结构,并且在该密封双层结构的罐壁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与所述罐壁的内腔相连通的蒸汽排出管和蒸汽进管,所述分离罐盖上设有溶媒进管,所述分离罐盖顶部通过分离管道与所述管壳式冷凝器的壳程进口连接,所述馏分收集器通过馏分管道与所述管壳式冷凝器的壳程出口连接,所述蒸汽发生器上设有蒸汽出口和补水口,所述蒸汽出口通过蒸汽管道与所述蒸汽进管连接,所述补水口通过补水管与洁净冷水源连接,所述管壳式冷凝器的管程连接在所述补水管上;
所述蒸汽排出管、所述馏分管道、所述蒸汽管道、所述补水管和所述煎煮液排出管上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和第五电磁阀,所述蒸汽进管、所述分离管道和所述溶媒进管上分别设有第一流量阀、第二流量阀和第三流量阀,所述PLC电控柜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超声波换能器、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所述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五电磁阀、所述第一流量阀、所述第二流量阀和所述第三流量阀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罐主体内位于所述煎煮液排出管处设有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的内部为中空的空腔,并且该空腔与所述罐壁的内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管壳式冷凝器的壳程出口位于所述管壳式冷凝器的底部,并且所述馏分收集器位于所述管壳式冷凝器的正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管壳式冷凝器位于所述分离罐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罐主体底部设有与所述分离罐主体罐壁的内腔相连通的排液管,并且所述排液管上设有与所述PLC电控柜电性连接的第六电磁阀。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分离罐主体底部用于支撑所述分离罐的分离罐支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511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