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长径比前馈波导管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51034.1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67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万俊;黄玮;艾华侨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航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48 | 分类号: | B23B5/48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苏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3 | 代理人: | 周全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导管 导轨 大长径比 加工装置 前馈 进动机构 工作台 加工 长度方向设置 精密机械加工 本实用新型 刀具组件 夹具组件 滑动 齿形面 正弦波 两组 首端 | ||
大长径比前馈波导管加工装置。涉及一种属于精密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涉及大长径比前馈波导管加工装置。提供了一种既能够适应正弦波齿形面加工,加工波导管型号多,使用范围广的大长径比前馈波导管加工装置。包括导轨、进动机构、刀具组件和至少两组夹具组件;所述导轨固定在所述机架上且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导轨的首端设有进动机构,所述进动机构在所述导轨上滑动,所述机架上还固定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设于所述机架远离所述导轨首端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使用范围广,提升了加工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属于精密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涉及大长径比前馈波导管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雷达、地铁控制信号传输通常采用波导管作为传输介质,主要原理是将机械波通过波导管内壁的反射进行传输,在传输过程中为了能够低耗、高效、稳定传输信号,通常采用一种波纹直波导作为主要传输部件。所需的波纹波导是一种内孔表面为齿形结构的圆形管状部件,为了保证传输纯度高,并有效避免尖端放电,波导管内孔表面设计为若干圆环结构,且对内齿尺寸精度和位置、表面粗糙度要求很高。此外,为了提高传输线的安装准直,有效降低波导管对接安装偏差所带来的较大的损耗,并避免打火现象的发生,要求该波纹波导管越长越好。
波导管大多选用优质铝合金材料经去应力热处理制作,波导管的加工一般采取普通数控车削的方法,其工艺系统包括数控车床、夹具和刀具,普通数控车削具有质量容易控制、加工效率高的特点。但用于大长径比波导管的加工时镗刀杆只能采用悬臂梁结构,一方面由于切削力的作用,刀杆发生挠变和振动导致齿形形状和位置超差、表面粗糙度值加大;另一方面由于切削力较大,导致工艺系统的变形也较大,不稳定的系统变形和振动的综合作用导致表面粗糙度数值进一步加大、刀具耐用度降低。因此,现有加工工艺技术难以满足大功率电子回旋系统所需1米大长径比波纹波导管的内壁齿形精度、均匀性及光洁度的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的工艺系统旨在于解决现有车削工艺系统刚性差、刀具耐用度低和表面粗糙度数值大的问题:通过对普通数控机床进行改造,设计制造专用的夹具和镗刀杆,满足长件大长径比工件的加工要求、提高工艺系统的刚性;通过采用超声振动切削技术,降低车削力、提高刀具耐用度、降低粗糙度数值。
针对这一问题,国家知识产权局2017-7-7公开了一项实用新型专利(CN106925792 A,一种大长径比波导管内孔齿形面的加工工艺及加工装置)公开了加工装置包括1台标准卧式数控车床,2个自动定心夹具、1个双支撑镗刀杆及1套超声振动切削装置四部分;加工工艺共分为五个步骤;其中工件双支撑增加了工件的刚性;刀杆双支撑增加了刀杆的刚性;刀具附加超声振动,降低了切削力、提高了刀具耐用度;高压冷却液直接作用于刀尖提高了冷却效果,击断并带走切屑减少切屑对已加工表面的划伤;通过本加工系统及加工工艺,解决了现有工艺系统不能加工大长径比波导管内孔连续正弦波齿形面的问题,形位误差小于0.04mm,表面粗糙度小于Rz4。但是在使用时发现实用这一装置仅能在管壁上加工出正弦波齿形面,不能适应前馈波导管(在管壁上存在若干等距的圆形齿面)的加工。从而使得该装置仅能加工一种型号的波导管,使用范围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既能够适应正弦波齿形面加工,加工波导管型号多,使用范围广的大长径比前馈波导管加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大长径比前馈波导管加工装置,设于机架上,由控制器控制,包括导轨、进动机构、刀具组件和至少两组夹具组件;
所述导轨固定在所述机架上且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导轨的首端设有进动机构,所述进动机构在所述导轨上滑动,所述机架上还固定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设于所述机架远离所述导轨首端的一侧;
所述导轨的末端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内套设中空的刀杆,所述刀杆的首端固定在所述进动机构上,所述刀具组件设于所述刀杆的末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航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航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510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倒角机
- 下一篇:一种柴油机喷油器衬套的上下料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