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菌涤纶面料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250482.X | 申请日: | 2018-0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31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纺联创意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4;B32B33/00;B32B27/40;B32B27/36;B32B5/02;B32B27/08;B32B27/02;B32B9/02;D03D15/00;D03D13/00;D03D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涤纶 基布 抗菌层 亲肤层 除臭 本实用新型 纳米银涂层 涤纶纤维 光触媒层 面料 斜纹组织结构 吸湿性 湿气 纬纱 基布外表面 水刺无纺布 表面设置 混纺编织 抗菌效果 纳米银层 透气性好 吸湿快干 依次层叠 碳纤维 竹纤维 蚕丝 经纱 纤维 编织 散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菌涤纶面料,包括抗菌涤纶基布、除臭抗菌层、亲肤层、纳米银层、光触媒层;在所述抗菌涤纶基布外表面设置有所述纳米银涂层,在所述纳米银涂层表面设置有所述光触媒层;所述亲肤层、除臭抗菌层和抗菌涤纶基布从内向外依次层叠设置;所述除臭抗菌层为碳纤维和竹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亲肤层为蚕丝水刺无纺布;所述抗菌涤纶基布以涤纶纤维作为经纱,以Coolplus纤维作为纬纱编织而成,所述抗菌涤纶基布采用2/1斜纹组织结构。本实用新型不仅改善了涤纶纤维的吸湿性,还可以快速散发湿气和汗水,达到吸湿快干的效果,抗菌效果好,透气性好,穿着舒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菌涤纶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从御寒、蔽体到美观、舒适,从安全、卫生到保健,再到新功能、多功能、高功能,纺织技术为适应当代人的要求也在飞速发展。服装面料不断变换着花样,吸引着人们的视线,给人们带来愉悦,带来美。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型纺织原料的开发使用,针织机器的革新和生产工艺的改革,新型染整技术的开发应用,针织面料产业以其科技含量高、生产率卓越、产品性能独特,在纺织工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纺织面料行业虽然发展速度迅猛,而且产品技术在逐年提高,由快速成长期进入成熟提升期。但总体来说,产品档次相对较低,存在透气及透湿性不佳,手感较差,抗菌效果差等问题。因此,需求一种改善目前的针织面料透气透湿性、抗菌效果的新型抗菌涤纶面料。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菌涤纶面料,采用吸湿快干的抗菌涤纶基布,避免细菌滋生,同时配合各抗菌功能层,解决了目前针织面料透气及透湿性不佳,手感较差,抗菌效果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菌涤纶面料,包括抗菌涤纶基布、除臭抗菌层、亲肤层、纳米银层、光触媒层;在所述抗菌涤纶基布外表面设置有所述纳米银层,在所述纳米银层表面设置有所述光触媒层;所述亲肤层、除臭抗菌层和抗菌涤纶基布从内向外依次层叠设置;所述除臭抗菌层为碳纤维和竹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亲肤层为蚕丝水刺无纺布;所述抗菌涤纶基布以涤纶纤维作为经纱,以Coolplus纤维作为纬纱编织而成,所述抗菌涤纶基布采用2/1斜纹组织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纳米银层包括TPU基膜以及涂覆在TPU基膜表面的纳米银抗菌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光触媒层由纳米二氧化钛触媒抗菌纤维和铜氨纤维编织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除臭抗菌层为平纹组织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抗菌涤纶基布,能够有效避免细菌滋生,Coolplus纤维的截面切片呈十字形结构,通过纤维表面这些细微的孔洞和沟槽可以产生毛细效应,将人体肌肤表层排除的湿气和汗水迅速吸收到织物表层,不仅改善了涤纶纤维的吸湿性,还可以快速散发湿气和汗水,达到吸湿快干的效果;除臭抗菌层、纳米银层、光触媒层相互配合,进一步提升抗菌除菌效果;而采用蚕丝水刺无纺布作为亲肤层,具有亲肤爽滑,透气性好的特点,同时还能促进皮肤新陈代谢,舒适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抗菌涤纶基布 2.除臭抗菌层 3.亲肤层
4.纳米银层 5.光触媒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纺联创意服务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纺联创意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504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蒙皮枪弹柜复合板
- 下一篇:一种含羊毛纤维的多层环保复合阻燃面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