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结太阳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249816.1 | 申请日: | 2018-0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4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 发明(设计)人: | 姜伟;吴真龙;李俊承;韩效亚;王玉;涂洁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乾照光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31/0216 | 分类号: | H01L31/0216;H01L31/0352;H01L31/0687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 地址: | 2251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结太阳电池 衬底 反射层结构 子电池 底电池 隧穿结 高能粒子辐射 光电转换效率 本实用新型 光吸收效率 电流匹配 堆叠设置 晶格失配 外延生长 结子 反射层 接触层 源区 指向 垂直 电池 引入 优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结太阳电池,所述三结太阳电池包括:衬底;在所述衬底上沿着第一方向依次外延生长的底电池、第一隧穿结、应变反射层结构、第一子电池、第二隧穿结、第二子电池以及接触层,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衬底,且由所述衬底指向所述底电池的方向,所述应变反射层结构包括多对堆叠设置的应变反射层。该三结太阳电池优化了各结子电池之间的电流匹配,通过设计应变反射层结构解决了增加In组分引入的晶格失配问题,降低了三结太阳电池有源区的应力,并且增加第一子电池的光吸收效率,极大程度的提高了三结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抗高能粒子辐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三结太阳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太阳电池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以及工业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一直以来,以GaAs为基础的Ⅲ-Ⅳ族太阳电池因其具有最高的转换效率,以及优异的抗辐照性能,因此在科研以及应用方面受到很大的重视,并且已成为目前空间应用领域的主要能源。其中,晶格匹配型的GaInP/InGaAs/Ge三结太阳电池已经在航空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量产的效率在AMO光谱下达到30%以上。
目前量产的晶格匹配型的GaInP/InGaAs/Ge三结太阳电池的三个子电池之间的晶格常数均为匹配,有利于材料生长,然而三个子电池的带隙分别约为1.86eV/1.42eV/0.67eV,可以看出,中电池InGaAs子电池的带隙1.42eV与底电池Ge的带隙0.67eV相差过大,并不匹配,导致中电池和顶电池两结子电池所产生的光电流远远小于Ge底电池,串联后的三结太阳电池的电流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相当于一部分太阳光中长波段所产生的光电流被浪费,进而限制了转换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基于上述问题,传统的技术手段通过调整和优化各个子电池的带宽,在Ge底电池不变的基础上,通过适当增加顶电池和中电池中In的组分,进而提高顶电池和中电池的电流密度。
但是,通过增加In组分会引入晶格失配,所引起的残余应力将减少有源区中光生载流子的寿命,降低收集效率,进而影响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结太阳电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极大程度的提高了三结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结太阳电池,所述三结太阳电池包括:
衬底;
在所述衬底上沿着第一方向依次外延生长的底电池、第一隧穿结、应变反射层结构、第一子电池、第二隧穿结、第二子电池以及接触层,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衬底,且由所述衬底指向所述底电池的方向,所述应变反射层结构包括多对堆叠设置的应变反射层。
优选的,在上述三结太阳电池中,所述三结太阳电池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底电池与所述第一隧穿结之间的第一缓冲层,其中,所述第一缓冲层为GaAs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厚度范围为100nm-1um,包括端点值。
优选的,在上述三结太阳电池中,所述三结太阳电池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隧穿结与所述应变反射层结构之间的第二缓冲层,其中,所述第二缓冲层为GaAs缓冲层,所述第二缓冲层的厚度范围为100nm-1um,包括端点值。
优选的,在上述三结太阳电池中,所述三结太阳电池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应变反射层结构与所述第一子电池之间的应变过冲层,其中,所述应变过冲层的厚度范围为200nm-2000nm,包括端点值,所述应变过冲层的晶格常数相比较所述第一子电池的晶格常数高于1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乾照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扬州乾照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98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