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9746.X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3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黄云刚;江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莱顺换热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7/00 | 分类号: | F28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王鹏;周军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机构 传热机构 冷凝液收集 导热孔 蒸汽 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 冷凝液 喷射 热交换 换热效果 机构连通 外界环境 热效率 热蒸汽 冷凝 换热 喷出 释放 输出 协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换热器,包括传热机构、换热机构和冷凝液收集机构,换热机构与冷凝液收集机构连通,传热机构上设有多个用于喷射蒸汽的导热孔,传热机构通过导热孔将热蒸汽释放至换热机构。本实用新型中,所设置的传热机构、换热机构和冷凝液收集机构各个机构相互独立,却又相互协作,一方面蒸汽经由传热机构通过导热孔喷射到换热机构,然后由换热机构实现蒸汽与外界环境热交换;另一方面,冷凝后的冷凝液由冷凝液收集机构收集并排出换热器,有效防止因冷凝液聚集而减少换热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率;此外,由导热孔喷出使得蒸汽均匀、稳定地输出到换热机构中,使得换热效果更持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用蒸汽作为热源的空气换热器,在换热过程中,蒸汽换热器的热量主要来源是蒸汽冷凝释放出的潜热,以150℃饱和水蒸气为例,150℃水蒸气变成为150℃冷凝水释放的热量是2114.3KJ/KG,而150℃水降温到100℃释放的热量才213.16KJ/KG,而在目前换热器行业中使用的蒸汽换热器,在换热管内有大量累积的冷凝水不能及时排出,使蒸汽接触换热管内壁的面积减少,换热器的换热面积达不到最大利用率。此外,换热器中翅片管两端与管板焊死,长期使用会因为热胀冷缩造成焊缝拉裂,出现泄漏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管,包括传热机构、换热机构和冷凝液收集机构,换热机构与冷凝液收集机构连通,传热机构上设有多个用于喷射蒸汽的导热孔,传热机构通过导热孔将热蒸汽释放至换热机构。
本实用新型中,所设置的传热机构、换热机构和冷凝液收集机构各个机构相互独立,却又相互协作,一方面蒸汽经由传热机构通过导热孔喷射到换热机构,然后由换热机构实现蒸汽与外界环境热交换;另一方面,冷凝后的冷凝液由冷凝液收集机构收集并排出换热器,有效防止因冷凝液聚集而减少换热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率;此外,由导热孔喷出使得蒸汽均匀、稳定地输出到换热机构中,使得换热效果更持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传热机构包括内集管和内管,换热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换热管,冷凝液收集机构包括外集管,内集管与内管连通,外集管与换热管连通,内集管位于外集管容腔内,内管位于换热管容腔内。由此,蒸汽经由内集管传入内管,然后通过内管上的导热孔释放至换热管,实现热蒸汽与外界空气的热交换;同时,蒸汽冷凝为冷凝水后,换热管中的冷凝水流入到外集管中进行排出,从而避免换热管因冷凝水堆积而使换热面积减少的问题,大大提高换热管换热面积利用率,也使得整体形成传热-换热-收集的系统,利于换热效率的提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换热管可以是翅片管。由此,通过在换热管外表面增加翅片,增大换热管的外表面积,从而达到提高换热效率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换热管的一端可以密封,另一端可以以倾斜方式与外集管连通。由此,换热管呈倾斜方式设置可以使换热管中的冷凝液在重力作用下,加速向势能低的位置流动,便于冷凝液收集排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管的一端可以密封,另一端可以以倾斜方式与内集管连通。由此,使得内管与换热管倾斜度保持一致,便于内管内置于换热管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热孔可以设在内管的管壁上,导热孔的开孔角度与内管的中心线呈45°角,导热孔的孔径为4mm。由此,蒸汽从内管往换热管内壁喷射时,呈45°角设置的导热孔所喷射的接触面会比垂直喷射更大,便于蒸汽快速地分布到换热管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集管上可以设有至少一个进气连接管,外集管上可以设有排液连接管。由此,外部的蒸汽可以通过进气连接管进入内集管中,从而分流到内管中,蒸汽从内管的导热孔喷射到换热管内壁,蒸汽释放热量后会冷凝,变成冷凝水,换热管中的冷凝水会流入到外集管中,并从外集管上的排液连接管中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莱顺换热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莱顺换热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97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