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加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6480.3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4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洪歆慧;沈细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F6/12 | 分类号: | F24F6/12;F24F3/1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6102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湿器 本实用新型 雾化部 雾化孔 下凹曲面 凹曲面 培植件 雾化水 顶面 生态 卫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加湿器,其包括雾化部,雾化部的顶面设置有下凹曲面,在下凹曲面处设置雾化孔,雾化孔上方设置培植件。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减少靠近加湿器的雾化水对加湿器外表面及其周围卫生的影响,而且还可以增大加湿器中水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加湿器。
背景技术
目前加湿器的使用过程中,远离加湿器的雾化水融入空气中增大了空气湿度,但是距离加湿器较近的部分有些落在了加湿器的外表面上,甚至有些液化水沿着加湿器的外表面滑落,影响加湿器及其周围环境的卫生,并且降低了加湿器中水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态加湿器,不仅能够减少靠近加湿器的雾化水对加湿器外表面及其周围卫生的影响,而且还可以增大加湿器中水的利用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生态加湿器包括雾化部,雾化部的顶面设置有下凹曲面,在下凹曲面处设置雾化孔,雾化孔上方设置培植件。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雾化部的容器部,雾化部的底部设置容纳连通件,容纳连通件置于容器部内,容纳连通件的容纳槽内设置吸水物容纳件,吸水物容纳件的侧壁上设置通孔。
进一步地,容纳连通件的容纳槽内容纳净化空气添加物。
进一步地,净化空气添加物为负离子球。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连通件的侧壁设置多个通孔,容纳连通件的底面设置多个通孔。
进一步地,容纳连通件培植的侧壁上的通孔为条形孔,容纳连通件的底面上的通孔为圆孔。
进一步地,吸水物容纳件的侧壁上设置凸出部,吸水物容纳件的凸出部卡设在容纳连通件的容纳槽的顶部或者侧壁上。
进一步地,雾化部包括上盘和下盘,下凹曲面位于上盘顶面,下盘的底面设置为下凸曲面,上盘与下盘之间的空间容纳雾化装置。
进一步地,培植件上设置培植槽,培植槽内设置苔藓。
进一步地,吸水物容纳件容纳的吸水物为吸水棉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下凹曲面和培植件的结构设计不仅能够减少靠近加湿器的雾化水对加湿器外表面及其周围卫生的影响,而且还可以增大加湿器中水的利用率;容纳槽内设计净化空气添加物能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容纳连通件的结构设计保证了容器部中水的进入以及更大程度地与净化空气添加物的接触;吸水物容纳件的设计结构简单,易于装放,且不影响吸水;下盘曲面的结构设计保证雾化部上盘和下盘之间的容纳空间以容纳雾化装置;雾化部和容器部的结构设计使得用户可任意搭配盛水容器,以符合不同的市场需求;培植件的位置设计及在培植槽内培植苔藓的设计在增大加湿器中水的利用率的同时雾化水将苔藓自然清新的气息带入空气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容纳连通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a)为去掉顶面的俯视图,图(b)为带有顶面的主视图,图(c)为带有顶面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培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水物容纳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步骤示意图,其中图(a)为将负离子球装入容纳连通件的步骤,图(b)为将吸水棉棒装入吸水物容纳件的步骤,图(c)为将装有洗水棉棒的吸水物容纳件装入容纳接通件的步骤,图(d)为将装有负离子球和吸水物容纳件的的容纳连通件装至雾化部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未经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64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动加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兰花种植加湿器